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期我从无知孩童逐渐长成能分辨是非的少年,这个过程中,似是而非的去分辨世界的真假,往往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譬如一直被亲友们用以逗乐的鸡蛋饭、芭蕉叶、牛憋咧、倒扛柴、垫圈草等等,现在每每回想起来,自己都被当年的言行雷到了。那时间那么傻(一)
当时不分横竖的我,怕是亲友们谁也不会想到,日后居然是村里第一个考上211、985大学,第一个上了硕士研究生的人吧。不过,说来惭愧,虽然读书多一些,前段时间回老家才发现,我现在的生活跟很多只是上过初中高中的亲友比较起来,居然比他们拮据得多。还好多年的学习历练,让我心态多少沉稳了一些,平素坚持的也非以物质财富定人生高低的理念,否则真是要生出“无颜见江东父老”之念了。
言归正传,回到年少时的傻事上,先说说第一件:
鸡蛋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基础还很薄弱,广大的乡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多数人的生活还很贫困。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当时很多人真的就是刚达到不饿肚子和穿得不挨冻的程度。那时候计划生育已经施行多年,但广大的乡村,仍然多的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有的为了生育一个男孩,尽管已经有了四五个女孩仍不死心,也有的生了几个男孩,想要一个闺女,于是都置国法于不顾铤而走险……被工作组罚款、扒房、没收牲畜和打游击生育等情形,屡见不鲜。那时间那么傻(一)
家庭生活条件本来普遍就不好,生育子女多的家庭,日子难免要更艰苦一些。
我要说的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舅父家里。因为父母亲是同村人,所以我的至亲亲人很多与我是同一个村子的。舅父家在村头,我家在村子中间,相隔也就六七百米远。我小时候常去舅父家里玩耍,因为舅父家里有我四个表哥和一个表姐,他们年长,对我多是宽容忍让,舅父舅妈对我很疼爱,每次去他们家里好像都有好东西吃,譬如桃子、梅子、山李子、牛憋咧等等,每次去我都特别开心。小表兄比我大的不多,经常有很多共同语言,有时在他们家里过夜,我都是跟小表兄睡一起。
那时舅父家的生活也跟很多人家一样,过的并不富裕。家里人口多,为了节省稻米,能干的舅妈采取了混食的办法,就是在米饭中掺杂其它食物。
那天,我从家里吃完饭又去舅父家玩,正赶上他家在吃饭。我一看,好家伙,他们居然在吃好东西。每个人的碗里都是“大米饭炒鸡蛋”,米饭的白衬托得鸡蛋黄的颜色,对于肉蛋缺乏时代的人,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当舅妈看到我直钩钩望着他们吃饭的眼神,一下就知道我内心的想法了,所以,尽管我假装拒绝他们的盛情邀请,但是,舅妈却坚持的让靠近蒸饭蒸子的表姐给我盛了一碗“鸡蛋饭”。那时间那么傻(一)
我迫不及待,扒了一大口吃进嘴里。“咦?!”不对啊,好像有点问题,味道不对啊!这不是我期待的香喷喷的鸡蛋饭的味道,相反,吃在嘴里,味道还不如纯米饭,有些粗糙的颗粒,对于已经在家吃过饭的我,实在难以下咽。亲自体验味道,再定睛一看,我知道自己的判断出现了致命的偏差,不是差一点半点,是天上地下!一下子,内心无比窘迫,吃吧吃不下,不吃吧,真的不好意思。那时间那么傻(一)
正在吃饭的舅父一家,也发现了我的异样,看我扭捏着吃了一口就拿着碗筷不动,舅妈问我为啥不吃了。现在仍然记得很清楚,一下子我满脸通红,憋出了一句:“我还以为是鸡蛋饭呢。”这话一出,正吃饭的舅妈一家齐齐一愣,接着都捧腹大笑起来,好像有人还放了喷同,嘴里的饭菜喷了一地。
如此奇葩的思想,确实太让人出乎意料!能把玉米拌饭当成鸡蛋饭的,估计天底下就只有我这个傻小孩了吧。即便要做鸡蛋饭,谁家又会在蒸饭的蒸子里蒸那么多啊!
当时的现场,在舅妈一家的哄笑中,唯独我因为闹了笑话和吃不下整碗玉米拌饭而无比沮丧尴尬。后来,善解人意的舅父,把我的碗接了过去,把里面的玉米饭倒在了他的碗里,告诉我不爱吃就别强吃了,我才终于如释重负的得到了解脱。但这个事情,却成为了我童年时期犯傻的经典,在亲友中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每每提及都让大家忍俊不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