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为

作者: 雪堂_幸福猪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00:05 被阅读0次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三解:

一是道解,也就是按道家思想来解释。知道道家讲无为——就是按道的方式去为,这一章就好理解了。我们也不用翻译,只把上面这段的核心概括为一句话:取天下之道,不是将欲取天下,而是等天下送上门来。具体点说:刻意想要取得天下的行为往往会失败。真正的智者并不是执意要执掌天下,所以就没有失去天下可言,他只是顺应民心,人民自然会拥护。

二是投资学解释,也就是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我们不找投资,投资找我们。投资和打球不一样,错过机会并不要紧,只要抓住少数大机会就可以了:“投资是世界上最美 好的职业,因为你永远不会被强迫挥棒击球。你可以站在垒边,投手可能在正前方掷来一球。”你找机会,机会不一定找你,而且你的机会代价往往很高,找你的机会往往很便宜。这和毛泽东的游击战标准完全一样: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那些教条主义者却是,我非要买这种股票不可,我非要这样打不可,结果往往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为不是不为,是不强为。

三是佛解。佛曰放下,就包括放下控制的念头,放下对世间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放下对人事物占有的念头。如果还有强取一切人事物的念头,不肯放下,这一生无论你怎么修学,都不可能成就。为什么?这是“迷”,执迷不可能悟。“为”是以有为法来获取,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便是最好的总结。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水中捞月,所以,这是不可为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在这个层面上,佛道讲的是一致的。

如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甚是不贪不嗔,做事不过分;去奢是勤俭节约,不奢侈,不浪费;去泰,是不骄纵,不奢侈,不自满。只有这样,才能破除自己的烦恼。有甚、奢、泰,佛是凡夫;去甚、奢、泰,凡夫是佛。

雪堂书屋

雪堂-儒家国学经典雪堂-道家国学经典 | 幸福猪-读书笔记 | 幸福猪-随笔

幸福猪-会员通道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的秘密

    《道德经》的秘密 何谓有为?何谓无为?《道德经》指出:“无为而无不为”。又曰“上德无为”,“无为故无败”....

  • 《道德经》学习第四十五天

    今日开始学习《道德经》“无为篇”,第48章“为学日益”。无为,是老子《道德经》的重要概念。可以说,《道德经》的大部...

  • 《道德经》智慧战略1-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2022-1-22 成长学习课堂【《道德经》智慧战略1-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道德经》讲:“为无为,则...

  • 道德经中的“无为”凭什么难到了众人 我们要知道真相

    道德经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 关于道德经中的“无为”的解释有很多种,我现在摘抄部分: 有人说无为就是一切...

  • 21天通读《道德经》之七:无为

    道德经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 关于道德经中的“无为”的解释有很多种,我现在摘抄部分: 有人说无为就是一切...

  • 无欲以静天下自定

    走马观花道德经(37) 37.道德经第三十七景点——无为之门 第三十七章 无为又能无不为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

  • 再观《道德经》的无为

    如今,重读《道德经》,再品老子的“无为”,突然发现,自己太肤浅了。 幼时观《道德经》的“无为”,以为什么也不做就是...

  • 用“无为而治”来带团队,管孩子,你敢不敢?

    “无为而治”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主要思想是什么? ——无、道、德! “无为而治”应该是老子的政治观...

  • 越不争,越幸运

    《道德经》里的两个关键词——“无为”与“不争”。“无为”和“不争”,在整部《道德经》里出现过很多次,甚至在最后,就...

  • 谈“无为”

    “养神之道,贵在无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无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na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