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是王安石的词作。上阕是对金陵景物的描绘和赞美,下阕是对金陵城历史兴亡的喟叹,整首词寄托了作者的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当时朝政的担忧。
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于熙宁二年发动了变法。这场变法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变法,却遭到了反对,反对人数之多、反对程度之烈、反对时间之久,超乎想象。
反对最激烈的是司马光。
史书上记载,“屡尝同僚,游处相好之日久”,说明他们两人曾经是好朋友,还曾经通过写诗、写文章相互表达仰慕之情。可是,因为变法,两人成了政敌。在变法之初,司马光写了三封信给王安石说其变法不可行,王安石回了三封信论证可行性。于是司马光从此不再过问朝政,去修《资治通鉴》去了。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认识到了北宋存在的问题,但怎么解决问题两人的分歧比较大,司马光的理念是节流,王安石认为应该是理财,而理财其实就是开源。两人的纷争最后变成了义利观的争执,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是只讲利不讲义的小人。这其实已经上升到指责王安石的人格了。
苏轼苏辙兄弟俩也是坚定的反对派。
其实,苏家父子三人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但是,纵观整个过程来看,苏洵的反对好像是为反对而反对,显得心胸不够开阔。比如,王安石母亲病逝,不少文人和官员都前往吊唁,苏洵不仅不去,反而在王安石伤口上撒盐,写了一篇《辨奸论》,痛骂王安石是乱臣贼子。
苏轼当时年轻,为官不久,书生意气,对王安石变法也是经常上疏痛骂。乌台诗案爆发,苏轼面临杀头之罪,已罢相在金陵隐居的王安石却上书为苏轼求情,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宋神宗一向把王安石看作是知己。
王安石晚年赋闲在金陵,苏轼被贬途径金陵,特地去看王安石,两个昔日的政敌“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一“金陵之会”被传为美谈。可是,王安石死后,北宋朝廷要为王安石按照惯例写一篇制文,总结王安石的一生。而写这篇制文的人就是苏轼,整篇制文对王安石基本全盘否定,把王安石彻底打成了奸臣。
其他的反对者也不一一列举了。
都说功过留待历史评说,这历史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还是各说各的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着实让人费解。
要说王安石为人有什么问题,大概是他的性格的问题,拗相公是世人对他的评价。这个“拗”字用得实在太准确了,他实在太不会妥协,太不会迎合同僚们了,他太清廉了,这是他的优点,可是,水至清则无鱼,这恰恰成了他的缺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