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心之所同与操存舍亡

论心之所同与操存舍亡

作者: DJ大队长 | 来源:发表于2022-11-10 21:07 被阅读0次

孟子曾经说过的善,是不强调环境的,而他又提到圣人的善与普通人的一样,这个又是什么意思?这个心之所同,到底想表达什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孟子的意思是,圣人与普通人的本性都是相等的,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人性本善!那么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者”意思就是圣人与普通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本性之善,但是圣者跟普通人不同地方就是后天的优越,因为胜者会在后天之中“扩而充之”,他们会去“擦拭”自己,而那些普通人,之所以看上去并没有那种善,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擦拭自己,导致自己身上全是“灰尘”,那一颗善心,就这样被“灰尘”给蒙蔽了,所以才变得麻木不堪

举个例子,鲁迅和他《狂人日记》中的那些疯子一样,那些人都是把人血馒头拿去给他们的孩子吃,为什么?为了救治他们!而鲁迅,学过医学,也可以完全治疗那个孩子,把他救回来,可是这在现代看来,那帮人真的太荒谬了!可是,他们都是为了治好那孩子,他们和鲁迅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救活人民,只不过他们的方式不一样,因为鲁迅懂得利用后天去“扩而充之”(“藤野先生”的故事,我们想必大家都听过,好奇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但是那帮百姓真的就不一样了,他们其实也是好的目的,但是他们的那个真正的“后天之善”却被封建时代的社会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灰尘”所麻痹了双眼,就导致他们那颗本善之心,被遮蔽,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很多百姓都是这样,整个社会风气也是这样!

所以总的来讲,圣人与普通人同然的当然就是应然,也就是那本来就有的本善之心!不同的地方是他们的实然性,也就是在后天于先天的基础上扩而充之!所以,先天之应然或许就是圣人与普通人心之所同的地方!

那什么又是操存舍亡?这句话是源于孟子在教导学生时说出孔子说过的一句原话:“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而在这之前,孟子还说过:“牛山之木尝美矣,已其交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总之有很多话,是说不完呢,我们就大概形容一下,孟子在这里拿山举例,他说山上的树是很多的,可是后来被人砍伐,他就成了一顶秃山!而这是为什么呢?

生而为人,我们具有潜在的向善性质,也有着向善的可能性?但是,恶劣的环境可能会让我们的善心本性处于遮蔽和隐匿之中,即使如此,如果我们操持本心,那么这颗本心他就会永远存在,这是应然的,生而为人,我们是有着可以选择向善的自由,而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刚刚孟子所说到的山,为什么秃了?就是因为这座山拥有的这些树,全被人砍了,但是他可以自己再长,这就是山的“向善”!而我们人的象山可以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大清王朝在后期非常腐败,虽然清政府自己也想变强,这就是所谓的本善!而当大清王朝跟着其他国家交战失败后,他们当中有人变指导必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实力,李鸿章就是一个知道自强的人,他也因此创办了各种工业厂,来帮助大清王朝成功崛起,最终,大清王朝科技方面成功在亚洲领跑!这也就是所谓的向善的自由权,而李鸿章这个行为也是上级,就是皇帝自己同意的!说明大清王朝有着想向好的地方去发展的,原本大清就是想要自强,但是他们自认为很强而已,这就是本性!随手举的这个例子可能有点不恰当,但是你们就可以把这种精神带入到这些话中,你们便可以慢慢体会到……

相关文章

  • 论心之所同与操存舍亡

    孟子认为所有人的心都是本善的,那么孟子凭什么认为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本善的,而且所有人的人性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呢,孟子使...

  • 心之所同与操存舍亡

    昨天呢,我们围绕孟子的观点“性本善”,进行了探讨。那今天,我们在孟子的观点“性本善”上的“扩充”(也是昨天提到的)...

  • 心之所同与操存舍亡

    在孟子所推崇的性本善的那个时代,以至于到现在的时代,既然孟子所说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为何又会有如此...

  • 论心之所同于操存舍亡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孟子的观点,也就是性本善,那么孟子认为基于人性本善,人应该如何做呢?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

  • 7.24传习录——陆澄录(2)

    澄问“操存舍亡”章。知识匮乏,勇气可嘉,不明所以,去问百度! 孔子日:“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

  • 7.24传习录——陆澄录(2) - 草稿

    澄问“操存舍亡”章。知识匮乏,勇气可嘉,不明所以,去问百度! 孔子日:“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

  • 操则存,舍则亡

    在性本善的理论中,作为人类,我们有潜在向善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原本,我们就拥有仁心。而在刚开始时,这颗仁心虽然存...

  •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生,物之始也;亡,终之也,生之,何用也,亡之,何意也,嗟呋,神之乱,力之竭,心之伤,此以何存也,然非亡之...

  • 镇华老师

    允执厥中(尧舜禹) 有孚在道,惠我德(易经) 无为无不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老子)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

  • 无中生有;以减代加;归因谬论 的话

    无中生有孔子说“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操则存,舍则亡)[1],生物学上也是这样,长期生活在缺乏阳光地区的蚯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心之所同与操存舍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nt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