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宋)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注释:
《虞美人》: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双调,有两格,其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此首为第一格。
廉纤:纤细连绵貌。
萍面: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
朱门:红漆大门。
比似:比起。
宜城酒:汉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南)生产的名酒。
香絮:形容酒面浮沫,又名“浮蚁”。
更阑:夜深。古人一夜分五更。阑:尽。
相将:相共,共同。
羁思(jī sī):离愁别绪。
赏析:
上片:“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细细的小雨,洒落在池塘,点点滴滴击打着浮萍。此两句用典韩愈《晚雨》:“廉纤晚雨不能睛,池岸草间蚯蚓鸣。”贴切自然,化用无痕。词人点明了天气,以环境的清冷,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意境。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双燕子停守在门口,相比寻常时候,更容易到了黄昏。此处续接前文语意,视线从远方收回,时间从白天渐渐过渡到黄昏,另加以细微的心理活动描写,词意渐近分明。燕子不飞,因下雨,天色昏暗,只觉得黄昏比寻常来得更早了些,同时也体现了文中主人公的心情,因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只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此处语浅而意深。
下片:“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宜城的美酒飘着酒香,酒面是细细的浮沫,夜已深,两人仍在絮絮而谈。词人由室外之景转写室内之人,室内弥漫着酒香,虽已到深夜,然语未尽,词人只以素笔轻轻勾勒,以“细作更阑语”这一细节,将男女主人公的深情生动地体现了出来。与唐代李商隐诗《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所述之深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这离愁别绪纷乱好似天上的云层翻滚,两人的影子映照在窗户上,这种景象已不是第一次了。词人在此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愁绪,比作天空翻滚的云层,以有形之物描绘无形之感,生动而形象,引发了读者深层的思考,从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又”字表明两人聚少离多,此番别离,在旧愁之上又添新愁。结句与“一双燕子守朱门”遥相呼应,结构严谨,令人叹服。
此词语言细腻,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作好铺垫,下片抒情,又与上片景物遥相呼应。以日常之场景,抒发了男女主人公心中之爱与愁,情感朴实,真挚感人。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