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不知不觉将养了好些日子。身体竟也很快适应了这种懒散的状态,手头虽有很多事情,却都提不起兴致来。
人一旦闲下来,就很容易思绪翻飞,总会莫名其妙就被某个念头触碰。以至于走在街上偶尔听到了一首电视剧的插曲,竟至于神思疏离,忘乎所以。
于是回到家又把这老电视翻出来看了一遍。无奈剧集有点长,我整整“复习”了两个星期。原有的生活节奏也跟着被打乱,连正经的工作都忘得一干二净。
人的天性向来如此,做起自己不喜欢的事来总会觉得异常艰难。一旦找到了能牵动自己的兴趣点,瞬间就有了十二分的动力。哪怕如此这般虚度时光,也还是无法自制啊。
我本也犯不着为这段日子的悠闲生活郁闷。相较于每天上班和与人应酬,我更喜欢思考和独处,而“追剧”最能满足我这样的偏好,每每让我觉得无比舒适。
2
说起来,我的梦想之一就是当一名编剧。也曾动笔写过言情小说。可惜我总觉得那些谈情说爱的小心思写起来太丢人,根本不敢拿出来给人看。
年岁渐长,这样的想法也就渐渐淡了。可我多愁善感的性情还是没有变。于是现在的我,在看完一部剧之后,为了不荒废时光,偶尔也会写写影评剧评什么的。
一动起笔来,就发现那些以追剧为乐,以剧评为业的人还真不在少数。有的人能独辟蹊径,有的人已经登峰造极。既然行行都能出状元,我又何必去嘲笑自己的小爱好呢?
以前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很多人都曾被这个理论桎梏过。因为在职场上,人人都有自己的短板。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那些能说会道的人都去深研技术了,那些性格冷淡的人又不得不去搞社交。他们都没有把精力花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
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在互联网时代,木桶理论已没有存在的价值,人们更看重的是长板理论。当你把木桶倾斜,你会发现木桶能装多少水是取决于它的长板的。
3
长板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没有必要每块板都强,他只需要把一块板做到极致就够了。这块可以做到极致的木板就是一个人的最大优势,或者说是兴趣爱好。
听说过一位收纳专家的故事。她曾是专职宝妈,因为喜欢买买买,致使家里的物品堆积如山。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身体力行,她开始学习整理和收纳。
后来,在和朋友分享的过程中,她发现许多人有类似的需求。如何整理物品,如何规划,如何收纳,是很多人的困惑。她渐渐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
于是,她从帮朋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始,慢慢地走向了整理咨询的道路。后来的她,还多次举办过个人整理公开课,完成了无数次的上门指导。她最终把收纳当成了自己的终生事业。
我身边也有一位女性朋友,因为喜欢上烘焙,就通过自学进入了这个行业。有了一些经验之后,她开始向周围的朋友出售自己做的点心,最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坊,成功打造了个人品牌。
我的这位朋友会选择烘焙,全凭她的个人爱好,同时这个爱好也能满足他人的需求。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也知道这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事,这才有了自己的市场。这是兴趣成就的事业。
4
很多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一味强调补短,最终导致自己一事无成。只要他们肯认清自己的优势,无限的延长自己的长板,又何愁没有自己的价值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