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克己复礼,势在必行

克己复礼,势在必行

作者: 任献丽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5:47 被阅读422次

           

    克己复礼,势在必行

            中国是礼仪之邦,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矩就是一种礼;尊师重道教育花开,尊师是一种礼;礼让为先社会和谐,礼让也是一种礼。“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经千年岁月的淘洗,仍旧熠熠闪光。

            《论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孔子怎样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努力约束自己,符合礼的规范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如果有一天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难道能够靠别人吗?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践行先生的话。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也就是“慎独”——独处时依然能够按照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在这里,“礼”不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存天理,灭人欲”。“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他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是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孔子强调的“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最佳途径。“克己复礼”是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在古代汉语中“克”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孔子说的复礼应该是指恢复周礼,涉及礼乐,祭祀,教育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规范,孔子曾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才能随时随地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去掉个人私欲,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也是“慎独”的真正含义。

            试想: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就不会出现在动物园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导致的老虎吃人的惨剧;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克己复礼”,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警钟长鸣,无辜者尸骨未寒,全国各地的类似事件就不会接连上演,践踏规则罔顾生命的自私之人就不会品尝自己亲手酿下的苦果;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尊师重道就会成为时尚,社会上就不会出现稍有不慎,个别学生和家长殴打、控告、逼迫老师辞职,让老师下跪的野蛮行径,殊不知,让老师下跪就是对教育的践踏,就是对祖国未来的否定;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克己复礼”中国就不会出现群体闯红灯事件,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就会销声匿迹,交通事故就会减少,珍惜生命,幸福花开。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克己复礼”,高铁霸座男、霸座女就会深以为耻,礼让为先,强行阻拦火车关门的极端自私之人就会无地自容,绝不粗鲁耍横,中国文明,指日可待!

            诸君请记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国是礼仪之邦,让我们遵守规则,尊师重道,捍卫礼仪,礼让为先,为人以礼,为国以礼,共创友善文明和谐的美好明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克己复礼,势在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x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