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惧
9月最后一周开始学习《梁宁·产品思维》课程。在听到愤怒与恐惧时惊出一身冷汗,恐惧是观察人和产品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恐惧,选择报名剽悍行动营,希望能够发现突破点。因为迷茫找不到方向,选择进去管理组体验不一样的状态。因为发现了喜欢颜色靓丽的图片,选择加入了糕小糕视觉笔记一边画图一边阅读。
这一切的举动都是来源于恐惧。恐惧是动力,催生了我想要去精进。画了9张视觉笔记后,渐渐适应了每周读书再输出一幅画,一周一次分享或是写作的状态。今天看到朋友九月的复盘,相比于她,我真的是太懒散了。
九月收获:
读完3本书
输出4张视觉笔记
完成“非遗”微博、抖音打卡任务
2次线上分享
听完《华杉·品牌营销课程》
30天坚持听逻辑思维和邵恒头条
9月23号开启了100天复盘计划,目前已是第16天
从数据上看,输入多输出少,这个复盘数据看起来很是一般般。目前我已适应了当前的生活,舒适区正蚕食着那颗想要改变现状的心。这一发现直让自己冷汗泠泠下坠,恐惧困住了我的手脚,没意识到舒适的边界扩大到哪里。
这正是我想说的,朋友你是否了解你的舒适区在哪里?目前的生活节奏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是平缓愉悦,还是手忙脚乱?现阶段的状态下你的恐惧点是什么呢?
找到了恐惧点你就明白了缺乏的是什么。
二、成长
面对成长,和大部分人一样,希望自己能够一直成长。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有迷茫,不知该去往何方?
《终身成长》中卡罗尔分析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一方面是思维方式的不一样,另方面采取的行动模式不一样。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是可以靠努力获得能力”的,而固定性思维认为“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人力无法改变”。卡罗尔调研了大量的人,发现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走得更远,他们直面困难和挫折,善于抓住机会。
为什么说这两种思维呢?
寻路的过程中,少有人不迷茫。关键在于“你”怎么做,迷茫是一种状态,它困不住你的手和脚。成长型思维的人即使找不到方向,却依然在做着、行动着。
如果你同我一样是迷茫的人,首先恭喜你意识到了自身的瓶颈,懂得想要突破挣扎无边的痛苦。在世界各地有和你一样的人,TA们依然在尝试,一直在行动,愿你也能坚持下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三、刻意练习
成长的道路上伴随着技能的提升,而技能的提升离不开刻意练习。最近3个月一直在练习画视觉笔记,在绘制过程中,内容更多的是从局部到整体。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创新,却也容易忽视整体到局部的分析,边画边想同时也增加了时间。
那这些问题和刻意练习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你会发现局部到整体的试错和整体到局部的观摩都需要时间的检验。这两种思维方式需要你不断的驯化大脑,养成习惯。重复的练习即是重复的学。
拆分模块的练习一个技能中的某一点,这种方式是专于一行的拆解能力。比如画人物简笔画,人物可分为五个模块:脸型、表情、发型、服饰、动作。每个模块又可分拆出其他的子模块。每画一人观察其组合,不同的组合下的人物表达的东西也不一样。
唯熟练尔,才能持久的站住根脚。千万遍的重复是一切技能的积淀,于重复中进入更大或者更小的层次。
我是眠溪,终身学习者,一位寻路的手艺人,期望活成一束光。
欢迎你加入终身学习者行列,我们一起成长。
一点金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