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坚持总是有一丝丝压迫和压力的感觉,坚持减肥,坚持输出,坚持读书,尤其是那种每日输出或者坚持的项目。每天吃饭睡觉不算,那是刚需不是坚持哈!
话说到为什么吃饭睡觉不算坚持呢?因为吃饭睡觉即是生理身体刚需,也是属于即可满足的事情,饭,吃一顿就立马有味蕾和饱腹以及营养供给的满足感,睡觉,一躺下就感觉轻松舒服的愉悦感受。只要是即刻满足是的事情和生活刚需都谈不上需要坚持。
那么需要坚持的事情都有什么特征呢?第一是不能即刻满足的事情,是锻炼人延迟满足的事情,比如读书,写作输入,锻炼等等!这些事情都需要长期稳定的坚持,才能带来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和坚持,很少能得到即可和认可,也就不能马上得到回应和满足。所以多数人都很难坚持容易放弃。
坚持,是一件违背人性的事情,因为人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携带着即刻满足的基因,因为人在原始森林发展时代,没有延迟满足的习惯,只要有食物和猎物,抓到当场就吃!累了困了就地睡觉。这让我们人体内现在也会有这样的基因存在,所以即刻满足是人的惯性基因。
需要打断这样的基因惯性,是一个漫长且枯燥的过程,人天生喜欢即刻满足,喜欢快乐喜欢随性。所以坚持某种持续性的习惯,坚持不了也是难免。但是不是就没办法去培养延迟满足的习惯呢?
培养某种习惯,需要调动的是意愿,而不是意志力,意志力是个很容易消耗的东西,一但意志力消耗完了,人就很难坚持。所以培养某种习惯是最关键的是意愿和好处。
坚持过程中及时的认可也尤为重要,得到认可人就会有愉悦感,还有需要同伴相互鼓励,才能拥有更多的耐心。
现在就明白为什么在训练营里,会比较容易达成每项精进的持续坚持,因为有即刻奖励的满足,有相互鼓励的动力和时刻清醒的初心,最后还有一些有型督促和无形监督的力量,会促使人不断坚持。不过很多人在远离的良好的环节就会很容易打回原形,这可以是一个不良循环,也可以是一个正向循环。
离开了良好环境不管是否坚持,都需要自我认可,即便失败也不是失败,只是还没有达成,随时可以从头来过。而不是失败了就放弃,那样永远也无法养成良好的长性习惯。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依然要认可自己,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提升,是应该被认可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持续。
环境是可以塑造的,自我多认可自己,同时多认可他人,这就是最好的环境,自己了解的坚持难的原理,才能更好的掌控坚持这个项能力,坚持是一个意愿,持续才是坚持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