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 周日
今天的内容学的好艰难!
1.“博文”就是“约礼”的功夫。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颜渊也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
阳明先生这一主张的关键点在于,对文和礼(理)的解读。一般把“文”理解为典籍文献,不过王阳明对“文”的解释,就更本原,范围更大。
“文”,是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还有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对文明成果的总结。博学于文,不是只读书,而是读世间一切事,《红楼梦》里王熙凤房间挂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
还有一点就是,阳明先生认为,“约礼”就是“此心纯是天理”。 而要“惟精惟一,精纯的追求天理,“功夫必须在“理之发用处”,也就是必须要在具体的事情上用功,要在事情上学存此天理。比如,呈现在事奉父母上,就要在事奉父母上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如何温情奉养,如何深爱和悦。呈现在身处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就要在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如何富而不骄,如何安贫乐道。呈现在身处患难,身处蛮荒之地,就要在这患难蛮荒中学习如何存养天理,比如苏武牧羊,也只是个天理。这样时刻存心养性,事天求理,则无论有所从事,或无所事事,与人交谈,还是独处静默,没有一处不是这样,应事接物待人,无不恰当,独处之时,也能做到慎独。随着天理呈现于具体一事一物一处,就在那上面学习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于文,就是约我以礼。
2.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
庄严自己的心,就是庄严这个世界。
当我们的心庄严了,就不会一心追逐外界的虚名,也不会自欺欺人,以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所以,归根到底,致良知就是让我们的心真正庄严起来,我们所做的事情也就厚重笃实起来。
知行合一,与其说“一步一个脚印”,不如说“一步一个心印”。
《传习录》学习第三天(徐爱录3)《传习录——徐爱录》小结
徐爱与先生的问答涉及较多概念,如:《大学》三纲之明明德、亲民、至善,八目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精一、博约、穷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物、道心、人心等。
一、明明德:
⒈克明峻德、修己、穷理、诚意、正心皆是明明德之意、或明明德之功。
⒉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二、至善:
⒈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便是,只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便是。
⒉至善不从事物上求,于事事物物上求善,是义外,是错误的。
⒊心即理,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⒋至善的用功处是格物,是去人欲而存天理。
⒌至善如树之根,忠孝仁信、温清定省如树叶。
三、格物: ⒈“格”者,“正”也;“物”者,“意”也、“事”也;“格物”之义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亦含格除物欲、去人欲存天理之意。
⒉心外无物,物即事——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仁民爱物便是一物,等等。
四、知行合一:
⒈知而不行,是未知,非真知;如知而不行,其知行已被私欲隔断,已不是知行的本体。
⒉知行是一,知是行的主意、是行之始,行是知的功夫、是知之成。(如好好色,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如恶恶臭,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恶。)
⒊要老实,真信、真干——初修行者,知被私欲隔断;不能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否则将终身不行,终身不知。
五、穷理:
⒈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⒉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六、精一、博约:
⒈精是精研、惟精,一是惟一、纯一。
⒉博是博文,约是约礼,礼即理。
3.理之发见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约理即是要心纯是一个天理。
⒋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⒌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即博文是约礼的功夫。
七、心、道心、人心:
⒈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于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⒉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⒊道心与人心是一,而非二,不并立。
八、删述《六经》:
⒈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⒉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 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
⒊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