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是社会产物,很难做到无视。身处熙熙攘攘的各种社群,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总是在追求着自己的一定标准。身份是个集合的抽象的概念,又是个具象的似乎能摸得着的实物。
就个人而言,我追求它,且终生为此努力。别无其他,有限的生命,我想尽可能追求我想要的人生状态,无畏荆棘,但愿花开。
究其人生,百态百味。看的开不开,都有着自带的“背景”,个性化,或许适合解释这个名词一些吧。
身份:狭义上,指个人在团体中法定或职业的定位。广义上(本书采用的意义),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剥夺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第一部分 焦虑的起因
第一章 爱的渴求:1.追求显耀的身份;2.爱的重要性
第二章 势力倾向
第三章 过度期望:1.物质进步;2.平等、期望和嫉妒
第四章 精英崇拜
一、关于失败的三个有用的老故事:1.穷人生活平穷,并非他们的过错,穷人对社会贡献最多;2.身份低下并不表明地位低下;3.富人腐朽堕落,恶贯满盈,其财富来自掠夺穷人。
二、关于成功的三个让人焦虑的新故事:1.富人而非穷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2.身份同德行相关;3.穷人是有罪的、堕落的,贫穷是因为他们愚蠢
第五章 制约因素:1.变化无常的才能;2.运气;3.雇主;4.雇主盈利原则;5.全球经济发展规律
第二部分 解决方法
第一章 哲学:1.尊严和脆弱;2.哲学与坚强;3.理性的遁世态度
第二章 艺术:1.艺术与势力;2.悲剧;3.漫画
第三章 政治:1.最理想的人的类型;2.从政治角度谈现代身份焦虑;3.政治观念的变化
第四章 基督教:1.死亡;2.集体;3.两座城市: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
第五章 波希米亚:对世俗观念的拼命反抗,徒劳而可笑的,只能显示出其自身的无奈和无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