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橡果阅读课堂,周老师给学生们讲述了经典绘本《点》,首先,让学生看封面,猜猜书中会讲什么故事?(提问时,根据已有的信息来提问,我们以前的经验,提出不懂、不合理的问题?这个孩子画的“点:”这么大?这个孩子为什么画个点?他还会画什么?)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个“点”这么大?深深吸引学生们的好奇心。
我们四年级的第二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让学生们学会提问题,这个绘本正好训练学生们学习如何提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4361/90c144413175f7d0.jpg)
在三年级曾经学习过阅读策略:预测故事,周老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很好运用了预测阅读策略。
“黏在椅子上”为什么不是“坐在椅子上”?周老师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猜猜答案是什么?再次激发学生们阅读兴趣。
可能是瓦斯蒂不想离开座位,不想回家,想画出自己的杰作,只是不知道如何下笔。就好像黏在椅子上。
预测一下:瓦斯蒂会怎样画画?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阅读提出问题,阅读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再阅读,再解决再提出新的问题。
边听故事边想:
1、听到这里,我有一个问题。
2、接下来听,我明白了……
3、再听、我又有了新的问题。
周老师让学生用情节山形图,写出情节故事。
1、开端:在这一部分,我们知道了故事人物场景的背景信息和基本情节。
瓦斯帝的画纸一片空白,在老师的鼓励下画了点、签了名。
2、发展(上升):推动故事到达高潮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瓦斯帝看到点,被老师装裱后挂在墙上,说自己能画得更好。
3、高潮:这个故事最激动人心的或感动人的一部分。
瓦斯帝开始画画,画各种不一样的点,甚至能营造出一个点的氛围。
4、发展(下降):在故事的高潮结束之前发生的事情。
学校的美术展览会上。瓦斯蒂画的点赢得了称赞。
5、结尾:故事的结局或影响。
瓦斯蒂鼓励一个男孩画线,并签上大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4361/c003a886d95d2b4d.jpg)
不会画——疯狂画参加画展——鼓励他人
思考:故事中是什么发生改变,让瓦斯帝的画画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我们发现原来是瓦斯里的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她对自己说的是自己不会画画,后来她看到自己的画被装在画框里,同时被挂在老师的墙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画,还可以画得更好。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自瓦斯蒂,从不相信自己到相信自己,最后把这份相信化为行动,这一切都源于老师对她的鼓励,对她的爱,让她得到了成长。
写绘作业:写绘—线
文中小男孩画下了那条线,并签上自己的大名后,接下来他会画什么呢?他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请你去续编这个故事。
学生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