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与“碍”——读《无声告白》

“爱”与“碍”——读《无声告白》

作者: hello_panda | 来源:发表于2016-12-27 18:20 被阅读0次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本书开始就交代了死亡,以家庭的失衡而展开,最终以救赎与原谅结束。作者通过16岁女孩的死亡设置悬念,拨丝抽茧,将她生前死后的故事一一道来。虽然本书篇幅较短,但呈现了庞大而复杂的主题:关于种族,关于女权,关于自由,关于同性……

    “与众不同”是华裔父亲詹姆斯头上的印记,是旁人不加掩饰的打量与窃窃私语,是他一生也摆脱不了的标志。母亲玛丽琳作为女权主义先锋,“与众不同”在她眼里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是生活与自我的标新立异,是梦想与未来的憧憬实现。詹姆斯是玛丽琳眼中的“与众不同”,玛丽琳是詹姆斯眼中的“随从与众”,结果两方的期望同时交织在莉迪亚身上,扭曲了莉迪亚的生活。这种偏离了方向的爱最终变成了桎梏的枷锁,成长的障碍,沉重而难堪。萨迪亚害怕失去爱又渴望自由,只用通过不断的妥协/顺从/牺牲,来维持这个家庭的平衡,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最终迷失了自我。

    本书的题词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阅读前后绝对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强迫他人实现自己的期待与理想,对于陌生人就是变态,而对自己的孩子就是理所当然。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他人错过的人生买单,我们要成为的不是父母期望的样子,而是在成长中自我期许的为之骄傲的真正的自己。

    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来自杰克:“至少我知道我是谁,至少我不用别人告诉我做什么,至少,我不害怕”。这句话带给我的震撼无以言表。本是最“混沌”的人,却也是内心最强大的人,哪怕是身为异类,哪怕爱上同性,他并不害怕。“逃避个性”是现代人的通病,集体主义/权威模式/趋同他人成为主流文化,在寻求自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过程中又有谁可以自信的说出“我是谁”。千篇一律的面孔,另一个名字就是“无趣”。模仿着他人的角色,傀儡般的任由他人手中的线操控自己的行动,我们活成的也只是他人的昨天,而非我们的未来。

    作者的文笔细腻而形象,书中人的痛苦/挣扎/孤独/反思展现的淋漓尽致。人们总是在经历失去以后,才痛悔自己的冷漠和不珍惜;总是体会到伤痛,才明白太多的期待也是种妨碍。故事虽然虽以死亡开始,但结尾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丝温暖。莉迪亚的死让詹姆斯和马丽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让另外两个孩子重回了他们的视野,全家人的生活开始变得真正的融洽。本书原名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也是这本书的梗概:关于爱与失去。莫让告白无声,莫让亲密成为作秀,莫让爱与期许成为负担……

    最后附上纪伯伦的一首诗: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与“碍”——读《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je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