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休谟的迷思

休谟的迷思

作者: 4bf57f5f5589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8:04 被阅读33次

    休谟的迷思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标志着主体性意识的觉醒
    开启了近代
    西方哲学的
    认识论转向

    围绕
    着认识起点的可靠性
    与认识过程的合理性
    唯理论与经验论展开
    波澜壮阔的世纪之争:
    唯理论主张
    认识活动以天赋观念为起点
    遵循逻辑演绎的过程

    经验论则认为
    认识活动以直观感觉为起点
    依赖经验归纳的过程

    正当两派,哲学大咖
    你来我往,相持不下
    休谟登场

    休谟的颠覆性
    在于不但对
    唯理论的
    认识起点
    天赋观念

    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同时也对经验论的
    认识过程——
    经验归纳法
    进行了严厉的驳斥

    他凭借一己之力
    将以唯理论和经验论
    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主义
    逼入了绝境

    时至今日
    休谟问题
    仍是高悬在人类
    狂妄理性头顶的
    一盆冷水
    挥之不去

    2017年
    66位哲学家
    评选了他们自己
    最喜爱的哲学家
    最终休谟
    以两倍于
    第二名的票数的
    压倒性优势夺魁

    距离休谟辞世已
    将近两个半世纪之久
    他的思想仍历久弥新

    休谟一生
    涉猎广泛
    建树颇丰

    分享和探讨的是他关于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
    开创性洞见,后人称之为
    “休谟定理(Hume's Law)”

    休谟定理:
    《人性论》
    第一次对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二分论述

    一般认为
    事实判断是
    对客观事实的陈述
    涉及的范畴是真伪
    如“这种苹果的
    含糖量高达12%”

    价值判断则是
    主观倾向的表达
    涉及的范畴是
    善恶、美丑、
    利害、好坏

    如“这种苹果比较好”
    价值判断
    无法仅经由
    事实判断的
    推演而得到

    有学者将其表述为:
    事实与价值之间有一个
    逻辑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便是著名的休谟定理

    仍以上例来说
    单凭“这种苹果的
    含糖量高达12%”
    这个事实判断是
    无法从逻辑上推导出
    “这种苹果比较好”
    这一价值判断的

    只有补上诸如
    “含糖量高的苹果比较好”
    这样的价值判断作为
    大前提才能够使得
    上述推理过程成立

    休谟的影响
    广泛而深远
    后世学者们从
    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理性思辨与感性抉择
    实证经济与规范经济
    世俗政治与宗教信仰
    等领域

    对其进行剖析
    感兴趣的读者
    可以央求度娘
    本文不再赘述

    可谓见仁见智
    这充分体现了
    休谟定理的
    丰富内涵
    现实意义

    这些探讨
    角度各异
    大体预设了
    同一个立场:
    事实与价值
    各行其道
    分而治之

    让上帝的归上帝
    让凯撒的归凯撒

    立场具有鲜明的
    二元对立的特征
    然而,休谟作为
    怀疑主义哲学
    的集大成者

    对主客二元对立的
    认识论进行深刻的
    批判和颠覆

    有别于上述立场
    本文将会尝试从
    怀疑主义的视角切入
    一探休谟定理的迷思

    不异:
    在主客二元,对立之下
    事实判断陈述客观事实

    价值判断是
    主观倾向的表达
    双方的泾渭分明

    摆事实、讲道理
    总是以某些相对
    固化的、既定的
    价值判断作为
    默认前提

    处世的一贯偏好
    社会的公序良俗
    人类的普世价值
    等等

    趋利避害,早被视作
    天经地义,亘古不变
    人性法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眼见为实,事实判断
    重要依据,无图无真
    然而这一,依据本身
    即典型的,价值判断:
    亲眼所见,深信不疑

    “观察渗透着理论”
    指出任何观察
    皆非纯粹客观
    皆不可避免的
    掺杂观察者的
    主观预设

    成见,构成了
    理解和解释活动的
    先决条件和前结构
    只要进行,理解解释
    成见已然,内嵌其中

    这种苹果的
    含糖量高达12%
    得出这一事实判断
    至少默认或预设了
    以下主观选择:
    “含糖量”的定义
    测量的样本
    测量的方法
    测量的仪器
    统计的方法
    及参数等等

    量子力学基石的
    不确定性原理:
    粒子的位置与动量
    不可以同时被确定
    海森堡本人认为
    这一不确定性
    正是源自于
    量子层级的
    观察者效应

    若在电子双缝
    干涉实验之中
    选择光电效应
    的观察方式
    便呈现粒子

    若选择
    双缝的观察
    则显现为波:
    貌似客观的观测结果
    其实已经深深融入了
    观察者的主观因素

    相对论,不存在
    绝对的,孤立的
    事实或者观察者

    存在的只是
    水乳交融般
    的观察活动:
    事实与观察者
    是不可分离的

    价值判断与
    事实判断之间
    似乎并无一条想象中
    不可逾越的主客鸿沟
    它们的关系又是什么

    不一:
    价值判断与
    事实判断的
    关系十分
    模糊暧昧

    当某个判断
    体现出了较强的:
    能动性、自觉性、
    开放性、灵活性
    便倾向于
    价值判断
    多一些

    反之当某个判断
    体现出了较强的:
    确定性、自发性、
    封闭性、凝固性
    事实判断的色彩
    则相对更加浓厚

    不论价值判断
    还是事实判断
    二者均是在素材的
    奠基之上得以发生
    它们的结果又将会
    凝结固化为所谓的
    “既成事实”

    作为新的素材参与到
    后续的认识活动之中

    如此前后相继
    形成了绵延的
    意识之流

    在事实判断的两端
    认识的惯性

    “惯性”,意味
    意识之流的趋势
    一定程度上
    被基底素材
    所规定

    素材蕴含了
    事实判断的
    推演规则

    导致
    新旧素材之间
    呈现出较高的
    相似相续性

    意识平等流注

    价值判断的两端
    认识的能动性将
    新的意义或者
    维度赋予素材
    将其扩充、升级为
    更新版的既成事实

    在伽达默尔
    的解释学中
    “处境”与“视域”
    是一对核心概念

    借用在此处,事实判断
    便是处境的,被动识别

    价值判断则是
    视域的创造性开启
    两个人视域上的隔阂
    根源于价值观上的分歧
    虽然同一屋檐
    却是咫尺天涯
    彼此处境的离析
    则意味着退相干
    意味着从对方的世界
    乃至历史中彻底淡出

    理解了
    事实判断与
    价值判断的不一不异及
    认识活动的前后相继

    我们便可
    以此处境为据点
    一探休谟定理的
    视域深处的迷思

    哥德尔:
    非凡的
    数学家、
    逻辑学家
    和哲学家

    他于1931年
    提出并严格证明了
    “不完备性定理”
    轰动数学界

    不完备性定理指出
    任何一个形式系统

    形式系统:
    是由名言概念、
    规定名言概念及其
    相互关系的公理集合
    (包括纯形式的推演规则)

    这两部分构成的系统

    形式系统
    既可以是
    纯概念游戏
    也可以是为
    刻画现实
    而设计的

    只要它足以定义自然数
    (即这一形式系统需
    涵盖皮亚诺算术公理集合
    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之下
    概念化的封闭对象是
    可数的,无穷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
    如果一个形式系统是
    为刻画现实而设计的
    能够定义“自然数”是
    对它的起码要求

    并且是自洽的

    它必定包含本系统内
    无法证明真伪的命题
    不完备性定理表明:

    不存在一套
    完备的数学体系
    能够对世界进行
    无有遗漏的描述

    哥德尔
    不完备性定理的影响
    远远超出了数学领域

    2002年
    宇宙物理学家霍金
    在一次演讲中郑重宣布
    试图建立一个终极科学理论
    对宇宙进行无有遗漏的描述
    是不可能的

    这次演讲的题目是
    《哥德尔与M理论》

    不完备性定理的
    证明思路十分巧妙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
    假设你是一个国王
    勤政爱民、知人善任
    正在组建御用智囊团

    粮食短缺招募农业家
    外交危机招募外交家
    经济崩溃招募经济学家

    正当焦头烂额之际
    哥德尔直言相谏
    no zuo no die:

    抱歉陛下
    无论如何扩充
    智囊团的阵容
    都有更大的坑
    防不胜防

    公理集合
    无需证明
    约定为真

    它规定了概念、以及
    概念之间的基本关系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纯形式的推演规则

    可以是
    传统的形式逻辑、
    康德先验逻辑的
    四大类范畴等等

    不严格的说
    公理集合即就是当下
    默认的全体既成事实:
    御用智囊团的当前阵容

    认识活动的前后相继
    就是不断的将判断
    凝结固化为
    既成事实
    的过程

    其中,价值判断的
    能动性将新的意义
    或维度赋予了素材
    将其升级为
    更新版的
    既成事实

    价值判断
    “含糖量高的
    苹果比较好”
    给予了事实判断
    “这种苹果的
    含糖量高达12%”
    以新的涵义

    “这种苹果比较好”
    不断的将原先的
    不能解决的命题
    纳入公理集合

    便可提升
    原系统的
    完备性

    好似招募各个领域的专家
    来丰满智囊团的阵容一样

    不论你怎样
    扩充公理集合
    系统中总会有
    无法证明真伪的命题
    “这种苹果比那种香蕉好”
    不期而至,没有穷尽

    至此回到,休谟定理:
    价值判断无法仅仅
    经由事实判断
    (既成事实,公理集合)
    的推演而得到

    根源:
    休谟定理的成立
    在于判断、
    特别是价值判断的
    不确定性与开放性

    价值判断的
    不确定性和开放性
    归根结底又源自于
    认识活动的能动性
    流动的认识活动与
    能动性原本
    是不可分的

    将价值判断视作
    凝固的、封闭的
    既成事实本质是
    对认识活动中
    能动性的遗弃
    将非二元的意识之流
    撕裂为二元对立的
    主、客观对象

    再试图从客观对象之中
    萃取出所谓的“客观规律”

    然而,抽离了
    能动性的僵化认识
    便就不能够推演出
    意识之流灵动的真谛

    价值判断无法仅仅经由
    事实判断的推演而得到
    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对能动性的割裂
    其实已然预设了
    休谟定理的成立

    从哥德尔
    不完备性定理角度看
    公理集合的选取本身
    蕴含价值判断的身影

    将原先不能解决的命题
    纳入公理集合的确可以
    一定程度上增强
    系统的完备性

    这么做的代价:
    新公理在消除
    原有维度内的不确定性
    同时势必又在新维度上
    引入了未知的不确定性

    在逻辑公理之外再加上
    无穷性公理和选择公理
    可推导出大部分的数学

    无穷性公理和选择公理
    反映了数学家试图
    以公理的形式
    将能动性对象化、
    凝固化的尝试

    一旦对象化、凝固化
    能动性的“真身”就会
    金蝉脱壳
    逃之夭夭

    即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对休谟定理的精彩诠释

    启示:
    休谟定理是
    对宿命论的
    彻底性批判

    现象界的
    不确定性、
    无常性
    永远无法消除
    而这一切
    正是源自于
    生生不息的、
    奔涌的能动性

    休谟的怀疑主义
    其实无比的积极

    海德格尔被誉为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
    在《存在与时间》中
    他将此在
    (存在意义上的“人”)
    在世的状态分为
    本真状态和
    非本真状态

    其中,当此在以
    “去存在”的方式
    看待自己、定位自己

    面向未来不断
    筹划自身、超越自身
    而不是把自己固化为
    一个现成的存在物时
    此在就处于本真状态

    反之
    当此在不再把自己
    当作是“去存在”
    意义上的存在者

    而把自己
    视为一个
    凝固化的、
    现成的存在者
    丧失了自身的
    各种可能性时

    此在的本真状态
    便被遮蔽起来了
    此在不再立足于自身存在
    而是泯然众人,沉沦于世
    自一开始,此在就
    默认选择了
    以非本真的
    沉沦状态存在

    选择用
    丧失掉自己
    本真的方式
    来成为自身

    海德格尔
    所说的本真状态
    更充分的反映了
    此在涌动的能动性
    沉沦则意味随波逐流
    屈服于惯性,退化为
    凝固的、封闭的对象

    价值判断比事实判断
    体现出更强的能动性

    但不暗示
    可以通过
    鼓励价值判断、
    压抑事实判断
    的途径从
    沉沦状态
    解放出来

    首先
    事实判断在很大程度上
    受植根于潜意识深处的
    预设观念所驱使
    具有较强的惯性
    一味压抑
    难以奏效
    适得其反

    其次
    价值判断
    虽然具有
    较强的能动性
    但仍属于二元
    对立之下的
    认识活动

    一旦凝结固化为既成的事实
    极易形成新定式障碍能动性

    可行方案:
    反思,悬搁,还原

    被公认为现代西方哲学
    开创者的尼采,自称为
    “欧洲最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他怒吼着
    “重估一切价值”
    反思传统理性
    反思道德伦理
    反思宗教神学
    反思一切
    思想文化
    价值观念

    海德格尔的老师
    现象学之父胡塞尔则
    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
    “回到事情本身”

    中止判断,将一切的
    价值、成见、预设等
    束之高阁,悬而不论
    胡塞尔称之为“悬搁”

    悬搁的目的:
    尽可能消解
    偏见与独断
    还原到
    “直接的自证性”、
    “最初的绝对被给予性”
    一切意义发生的场域
    非二元的意识之流

    胡塞尔将还原
    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将任何有关
    认识的客体对象
    存在的信念悬搁

    还原到
    纯粹现象的本质直观
    这一步称为“本质还原”

    在此基础上
    第二步再将有关
    认识的主体对象
    存在的信念
    悬搁起来

    还原到
    主客交融的
    纯粹意识领域
    这一步称为
    “先验还原”

    胡塞尔的两步走更侧重于
    思维实验室中的哲学反思
    佛教则提出了实践中
    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止观:
    佛陀的三时教法
    汉传佛教称“唯识”
    主张本体论上唯有
    非二元的、流变的
    了别识

    二元对立,仅仅是
    了别识的错误认识:
    阿赖耶识(了别识)
    如瀑流水,生转识浪

    在三时教法的语境下
    事实判断主要反映了
    潜意识(第七末那识)
    的认识作用——显现

    价值判断更多体现了
    显意识(第六意识)
    的认识作用——分别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不一不异
    显意识
    潜意识
    亦如此

    两种判断均是了别识
    与其非二元的本体相
    背离的、撕裂的认识
    认识论上的二元对立是
    一切烦恼、冲突的根源
    因此佛教的宗旨便即是
    消弭这种认识论上的背离
    使之与非二元的本体相契合
    转识成智,以智证真

    为了实现
    这一宗旨
    佛教针对不同
    修行者的根机
    提供了诸多
    差异性的、应机的
    修行法门与次第
    “止观”便是其一

    止观
    涵盖大乘禅定
    波罗蜜的菁华
    包括“止”与“观”
    两个修行次第

    其中的“止”
    与胡塞尔的“悬搁”相类似
    中止显意识的一切判断
    静观潜意识之所现
    影像、念头的生灭
    不赋予其
    价值或意义
    不做任何评判

    “心随境转”过渡为
    “境转心止”

    随着“止”的深入
    从纷繁的价值判断
    解脱出来的显意识
    会逐步接管原先由
    潜意识掌控的领域

    提升
    专注力
    去“观照”
    影像与念头

    在定中
    了境如幻
    自心所现

    通过洞悉潜藏的
    成见、预设、习气
    等等显现似义外境
    (错觉呈现的现象界)
    的全过程来消解它们施加
    在认识活动上的强大惯性
    于是,凝固的、封闭的
    既成事实开始变得
    柔软、开放

    抽剥消融一切的
    二元对立的边界
    直至还原为纯粹不二、
    与本体相契合的意识

    仿如明镜,一般照见
    法尔如是,亲证本真

    意识之流的
    前后相继中
    蕴含着从原始素材
    到既成事实的映射
    类似数学映射mapping

    胡塞尔称之为
    “意识的意向性”
    在二元对立的
    认识活动之中
    事实判断之中

    映射的能动性
    很大程度上沉沦于
    成见、预设、习气
    等等等的深深束缚

    一旦完全摆脱了
    二元对立的自缚
    意识本具的
    不可思议的
    无碍能动性
    便显露无遗
    这意味着彻底自由的、
    化腐朽为神奇的映射能力
    成就“成所作智”
    (四智之一)

    “境转心止”升华为
    “境随心转”

    境随心转是高境界
    对大多数的初学者
    境转心止是第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结语:
    本文未从传统二元对立的
    静态视角来解读休谟定理
    而是尝试将其还原为一个
    非二元的、流动的视域

    休谟定理,深刻揭示了
    二元对立认识论的要害:
    将非二元的意识之流
    撕裂为二元对立的
    主、客观对象

    再试图从,客观对象之中
    萃取出所谓的“客观规律”:
    唯理论、经验论

    到当今
    飞速发展的
    科学、技术
    人类似乎在
    这条路上
    越走越远

    然而抽离了
    能动性的僵化认识
    又如何才能够推演出
    意识之流灵动的真谛

    座架系统:
    座架,是海德格尔
    对现代技术的形容:
    人类在欲望的驱使下
    利用技术攫取着自然

    却也反过来
    被自己发明的
    技术所摆弄、操控
    在技术中迷失本真

    巨大的惯性裹挟之下
    人类在非本真状态中
    加速沉沦

    休谟式的反思与洞见
    在眼下这个娑婆世界
    显得愈发珍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休谟的迷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o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