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休谟的人性哲学》读后感

《休谟的人性哲学》读后感

作者: CQU王晓萌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22:13 被阅读0次

《休谟的人性哲学》读后感

本文作者大卫·休谟与卢梭几乎是处于同一时期的哲学家,卢梭更多是在法国游历,而休谟则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是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保守性交织在一起。而休谟,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大卫·休谟在哲学上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与康德相当,他开创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其怀疑论为19世纪英国非宗教的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不可知论观点为实证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和新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自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但是直到休谟应用实验推理的方法,直接剖析人性本身,才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哲学体系。本书从人性角度出发,介绍了休谟在人性、政治、经济、怀疑、宗教等方面的观点与见解。全书分为五辑:自爱与仁爱并存、政治学可以解析为科学、商业繁荣与国家强盛、感觉之外的存在以及宗教、迷信与道德。

在欧洲文艺复兴后,资产阶级提出以提倡个人解放为核心的人性论,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但这种理论并没有按照人的历史发展来解释人性,只是涉及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而休谟则认为在人性里,自爱与仁爱同时并存。休谟在骄傲与谦卑中提到,美的存在以及美存在于与我们有关系的某种事物上,才是我们产生骄傲与谦卑的情感的充要条件,因而我们应在心中确立区分两者的精神观念。痛苦与快乐是恶与德的原始原因,必然也导致它们成为其所有结果的原因。因此,它们也可以说是骄傲与谦卑的原因。休谟在这一点上的确点明了人性的真实与现实,如果自身是痛苦的确仍然表现得谦卑,则是压抑人性,与宣扬的人性自由则不相符。拿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让梨为例,“融四岁,能让梨”,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但曾经就有人提出疑问,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让梨是他不得已的选择。兄大弟小,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如此这般,让梨的孔融究竟是乐意的还是痛苦的呢,不得所知。休谟在论名誉中提及,一个人无论怎样重视一种品质,只要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这种品质,那么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誉他,他也不会因这种品质而感到多么快乐。但这个观点却又与其后的“由于情绪的传导,快乐才因赞美而产生”有点自相矛盾。爱与恨的对象不能成为爱与恨的原因,产生爱与恨的原因都是复合的。并且休谟通过充分的论述来证明产生骄傲与谦卑的那些性质也能导致爱与恨,前者产生的原因能产生一种独立于情感之外的痛苦与快乐。慈善与愤怒,又总是伴随着爱与恨这种感情而产生的,这两组情感总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性,也正是它们有别于骄傲与谦卑的主要原因。细细阅读就会发现,休谟探讨人性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尤其注重情感的对立,爱与恒、骄傲与谦卑、慈善与愤怒、尊敬与鄙视......在对立中统一,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与不同。

但是我发现,全文所有的观点及论述都是由休谟在经过一番逻辑性的推理后得出的,没有数据分析的参与,不免有些观点存在偏颇之处,但细细揣摩他的推理,又发现的确令人信服,推理的逻辑性很强,且常有一些是假设推理,然后推翻观点,这样就化繁为简,也极易令读者读懂。除此之外,尽管休谟的人性论中的某些观点的确非常真实也非常现实,但我认为我们依然要常怀一颗爱心,不去恶意揣测他人,保留心中的善,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相关文章

  • 《休谟的人性哲学》读后感

    《休谟的人性哲学》读后感 本文作者大卫·休谟与卢梭几乎是处于同一时期的哲学家,卢梭更多是在法国游历,而休谟则生活在...

  • 大卫休谟对苏格拉底的因果论的怀疑太牵强了

    今天听了《人性心理学》这本书。作者是大卫·休谟。他生于1711年,英国哲学之父。休谟是一位彻底的怀疑论者。在人性心...

  • 117节 怎么使用纯粹理性辩论(3)(第一章第二节)

    十二、大卫.休谟和他的《人性论》 1.大卫.休谟 月亮君:大卫.休谟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于17...

  • 跟周国平一起读休谟

    休谟 David Hume 1711-1776,英国近代最重要的哲学家。28岁就出版了一生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人性论...

  • 如何学习哲学

    朋友问如何学习哲学?很多人都在问如何挣钱,能提出如何学习哲学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朋友买了休谟的《人性论》正在读,...

  • 2021-05-14

    今天换一种思维,开始读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人性论》。 这本书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

  • 同样的话,有没有价值,要看说话的人是谁

    罗素《西方哲学史》里面写到,英国哲学家休谟写出他的代表作《人性论》时“很年轻,还不到三十岁;他没有名气,而且他的各...

  • 休谟

    女儿最近看一本哲学书,尤其喜欢休谟。她觉得休谟的提问非常震撼。 她是个不怎么抬杠的孩子。可看了休谟以后开始学习如何...

  • 胖子哲学家的优雅快乐

    我的朋友,幸福论是让哲学家困惑的知识,因为技艺的繁复,人性不确定,逻辑是否成立。即使是大胖子休谟,依然对此有所抱怨...

  • 《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怀疑者休谟(18)

    休谟(1711-1776)从小热爱文学与哲学,在留居法国期间写成《人性论》,后来作为知名的怀疑论者与无神论者,他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休谟的人性哲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km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