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秋养生小知识

立秋养生小知识

作者: 向新_45ea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10:36 被阅读0次

今日立秋,记得喝上一碗汤, 排净全身“湿寒废水”!

三伏天是生湿第一季。过一个夏天,身体如果受“湿”所害,会产生很多废水。

那些身体利用不了的水,黑化的水,如果没能及时排出去,它就会在体内乱窜作妖,窜到腿上会水肿,窜到皮肤上会长湿疹,窜到头上会头晕……

今天就是立秋,今天特地推荐这个清废水清肺的立秋汤。

而《千金月令》里记:“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7粒,令人终岁无病。”

其中所说的赤小豆,能利水消种,解毒排脓、利水湿。所以咱们的立秋汤,要加一些赤小豆是最好。

立秋汤:冬瓜赤小豆汤

秋天到了,更要注意下面这两点:

1

秋天中阴暑

中老年人最易患

中暑有阴、阳之分。

我们常说的中暑大多数是指阳暑,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

而阴暑则多发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由一些不当的解暑方式引起,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

通俗的讲,就是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我们人体的毛孔张开,如果突然开始吹空调等进行冷刺激,会导致毛孔瞬间闭塞,让我们身体短时间内调节不过来,继而会出现“中阴暑”。

1 患阴暑易头痛呕吐

阴暑的症状跟感冒很相似,一旦患上,常常会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

2 中老年最易患阴暑

中阳暑的人,一般是建筑工人、环卫工等等这类在高温下工作的人群,我们中老年人只要不在高温时段出门,一般是不会中阳暑。

但阴暑就不一样了,老人、儿童、体弱及患有宿疾之人,常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热,很容易发此病,尤其需要重点防护!

02

秋天防阴暑

不吃进过冰箱的食物

我们对中暑的预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对阴暑证的认识却往往不足,大部分人还都是第一次听说。

因此,下面这些预防阴暑的方法,为了自己的健康,大家一定要记牢。

1 空调控制在26度

立秋是夏天和秋天的过度节气,此时的天气依旧炎热且潮湿,因此,我们在解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保护好体内的阳气。

晚上在使用电风扇和空调的时候,不要对着头吹,室内温度保持在26度以上,要保证室内外温差勿超过5℃,更不要在晚上的时候去外面露营。

如果一整天都在空调房内,一定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适当开展户外活动。

2 不吃进过冰箱的食物

因为中老年人和儿童的脾胃虚弱,特别容易受损。

因此防阴暑时,我们要少吃进过冰箱的食物,最好是不吃;不要过度吃生冷食物,比如冷饮、冰棒、西瓜等寒性食物。

3 不洗冷水澡

夏天炎热,到家时往往都是一身大汗,此时要千万注意,不要马上用冷水洗澡、洗脸、洗手足,稍作休息后再冲洗。

相关文章

  • 立秋养生小知识

    秋季宜养阴清热,清心安神:宜吃芝麻、蜂蜜、银耳、乳制品等。 秋季宜润燥止咳:宜吃茭白、南瓜、莲子、桂圆...

  • 立秋养生小知识

    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

  • 立秋养生小知识

    8月7日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

  • 立秋,养生提醒

    昨天立秋,在这里给小伙伴们分享一点点“立秋养生”的小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立秋到秋分之间,中医上称为“长夏”,暑...

  • 三阳春分享给你秋季养生小知识,拿走不谢!

    三阳春分享给你秋季养生小知识,拿走不谢! 立秋节气就意味着秋天已经慢慢到来了。立秋之后就正式进入了阳盛阴衰,因此我...

  • 2019-07-15

    【爱在厨娘——养生小知识第310次分享】 【爱在厨娘——养生小知识第311次分享】 【爱在厨娘——养生小知识第31...

  • 【养生】——养生小知识

    1、【养生又好吃的零食】 1.葵花子-养颜;2.花生-能防皮肤病;3.核桃-可秀甲;4.大枣-预防坏血病;5.奶酪...

  • 立秋

    立秋·养生季 立秋 [当代]徐书信 池水渐...

  • 明日立秋,怎么办?

    立 秋 立秋时间:2018年8月7日 农历六月(小)廿六,星期二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 立秋时节之养生知识

    声明:以下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秋后有一伏”,防暑热依然必不可少!立秋之日,民间素有“贴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秋养生小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pf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