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书痴】,倘若真有这样的,多半是因为书中自有乐趣在,因而沉溺其中;亦或者因为书外的世界,实在是一团糟,而期望躲在书页里逃避。
前者境界太高,难以企及,后者属于心理有问题,我也模仿不了。
但一年到头,真的有幸读到几本好书,当真也可以个把月看书而不关心外面的世界不吃肉不怀念肉的滋味。
又遇到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呼叫助产士》,没想到看完后网上一查,也早已经被拍成了多季电视剧,成影视内容了。
对我而言,看这本书可以获得几点好处:
1、提升对女性的尊重;书里有很多场景都和孕妇生产过程有关,而且描写非常详细。阅读过程中,结合早期妇女生产过程要遭受的痛苦和所面临的死亡风险,当真觉得过去那么多年里传统社会对生育过程的偏见,以及对身为人母的女性的长期忽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本书应当列为男性成长必读书目。与其讲一堆性教育与仁义道德,不如好好看看这本书。
2,尊重信仰;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有时候不是靠科学,而是靠信仰。毕竟发明出盘尼西林、羊肠线、催产针是一回事儿,甘心情愿的在下层社区混乱条件下执行协助人类繁衍的神圣使命,不是仅仅靠知识或技术,有时候还要依赖【纯粹】。纯粹的动机,纯粹的目的,纯粹的行为。这些品质,在贫苦动荡的时代,也只能依赖宗教人士去做先驱者。
能比科学力量更强大的,往往只有宗教信仰。而书中的产生于十九世纪的助产士群体,就是来自于一群修女。
3、了解历史;震惊于原有脑海里理解的东西方巨大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其实并没有那么巨大。虽然经历了二战,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陨落~英国的落日余晖温度不在,但谁能想得到1940年前后的伦敦大街上、出租屋里,码头上的那份贫穷程度和绝望程度,其实和当时的所谓旧中国沿海贸易或工业城市相差并不大。一家子十几口个人住一间没有独立洗手间的公寓出租房,成年人的收入常顾不上温饱,孩子们终日里也都衣不蔽体,缺吃少穿;阴暗无隐私的公寓出租楼,处处透着破败,而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可敬的助产士降临,把妇女生育的成功率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意外和死亡率。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当代文明社会也越来越近。
稍有些遗憾的地方是,几十年前存在的那些诸多社会问题,时至今日,虽然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依旧存在。
随着医疗体系的健全,人们放弃在家生产,助产士这个职业反倒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助产士的英文为midwife,mid意为“与…在一起”,所以字面意思就是“陪在女人身边的人”。在这本书里,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助产士,更像天使,协助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最后,我突然脑海里有个想法,也许正是因为有助产士或经过训练的接生婆存在,有不断改善的医疗体系,人类才终于摆脱了两种制约而走向稳定呵繁荣。其一,是因为女人生孩子不再像过去一百年前那么高的死亡率(因难产、产褥热、子痫、大出血、感染),所以男女比例开始对等并稳定下来;其二,因为避孕措施的出现,女人了无休止的生育(加上过去一旦怀孕则无法正常终止)束缚,走向自由独立。
这两点一方面加强了社会的稳定性(男女均衡,因此减少了单身汉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加强了经济的产出效率(毕竟劳动力增加一半)。因而才使今日西方,今日亚洲,明日非洲,有机会依次走向进步之路。
或许,这个才更是值得称道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