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尝试了第一张彩铅,画得很烂,但是我会坚持,会练习。
我和朋友说,我很想发展第二职业,无论是写书还是画画,但是我又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有点持怀疑态度,自己真的能行吗?
人们常说,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只管去尝试,不尝试怎么知道可不可以呢?可是我现在是极不喜欢这样的说法的,光有结果论,有激励论,却没有方法,没有轮证,没有道理可说服,没有事实做依据,真像耍流氓。
我很喜欢王潇的书,就是因为王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实,不鸡汤又能起激励作用,大家说,要找喜欢的事情做,大家又说,要敢于尝试,要敢于试错,可是事实是,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幸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自己喜欢的事,恰好就是自己擅长的事。
不过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不是因为喜欢,你才能做好,而是因为做好了,你才能更喜欢。
记得我大四做毕设的时候,我一直没有想到,在大学的最后时光,我居然能有一段那么开心的日子,我大学专业,是被调剂的,学了一个我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化学专业,记得高考结束后,我对自己说,这辈子我都不会再碰物理化学了,因为学这些太痛苦了!
大一的时候也想过转专业,但是一想到,好不容易用一年的时间和同学们混熟了,然后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认识新的同学,我就退缩了,胆怯了,这件事没坚持,最后不了了之。
大二的时候,大家都说,要多考一些证,所以我也跟风,考了会计从业证和计算机二级证,可是考过之后,我却觉得并没有给我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大三的时候,要面临实习找工作了,哥哥说,他有同学去了银行,让我也考个银行从业证,毕业去银行,特别好,我想反正没什么事,那就考吧,就这样,证书不少,但没有一个精通的。
直到大四做毕设,那段时间,是我真正快乐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学的这个专业还是挺有意思的,那时候也和老师聊过,老师劝我考研,我不想考,老师问我喜欢做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只是单纯的觉得那段时间很快乐,所以自认为自己还是喜欢本专业的吧,然后找银行工作的想法不了了之,想找与专业相关的。
但是受地域现实,想在天津找到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好工作,实在是太难了,就这样,毕业之后,进了一家普普通通的企业,拿着微薄的薪水,还自诩,虽然工作不忙,但是有更多时间可以学习别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但是很快,其他人的进步,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然后听很多人说,现在老师的福利特别好,工资也不少,还稳定,我想,要不然我试一下吧,虽然不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职业,但是毕竟没有尝试过,也许真的成为一名老师之后,我就喜欢了呢。
即使工作之后,学习能力比上学的时候差了很多,但是笔试还是过了,即使结果是我没想到的,但是面试报名的时候,我依然怀着吊儿郎当的态度,没准备,也没重视,甚至有点想放弃,只是因为看了几本书,书中强调自己喜欢的,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我一直认同,但是我的行动一直在曲解它的意思,很多事情,因为不是怀着无比热爱的初衷开始的,所以即使我还没有尝试,我就开始给自己心里暗示,我不喜欢,我不热爱,我做不好,我很失败。
朋友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他说,很多事情没有尝试过,你并不了解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挑工作,而是工作挑我们,我们现阶段没得选择,如果一件事真的做成了,它给了你选择的权利,如若我们还是不喜欢,我们尽可以有底气的说,我不愿选择这个,而不是用不喜欢来当借口。
原来活了这么长,我才刚刚明白,其实自己一直没有理清,生活与工作,坚持与努力,成功与逃避,这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
我不愿选择这个,是一种底气,而我不喜欢这个,有时反而是一种逃避。
有了选择的权利,再谈喜不喜欢。
这句话送给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