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語錄集
8個現代教育應該變革的地方

8個現代教育應該變革的地方

作者: 9a61dd4e8b96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23:07 被阅读40次

    如果一名二十世紀的老師在課堂上睡著,一百年後他揉揉眼睛醒來,眼前是不一樣的學生。然而他還是拿起粉筆繼續上課,新的學生照樣抄寫筆記——這就是現代教育。

    我認為現代教育(主要是國中到高中這一段)有八個問題:

    1.同齡分班

    我們的學校是按照年齡把學生分成一到六年級,所以學生也習慣跟同年齡人交流。很少有機會跟高年級或低年級的人交流,學校也不鼓勵,讓孩子認為他只能跟自己同年齡的人交往。這就是教育與實際情況脫節。明明在現實情況中,家裡的兄弟姊妹經常都是年齡不同的人,但大家還不是都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或者小孩子去上學,司機、便利超商的店員、警衛、老師,或者問路的路人,都是不同年齡的人,為什麼在學校裡就只有同年齡的人可以交流?

    運動中區分年齡是有必要的,因為六歲和十歲小孩相比,身體的成長速度與力量會有相當大的差異。但是在智力發展上,六歲的小孩可能超前許多。讓學習超前的人待在低年級班裡無所事事消耗精力,只因為他長得比較矮?讓學業弱後的人在高年級班學習他無法應付的課程,就因為他長得比較高?

    幾百年前孔子就是混齡教育,顏回比子路小20歲,子貢比子路小21歲,孔子可沒按年齡分類學生。至於為什麼近代變成同年齡的制度,我覺得應該是因為人口數量上升,學生一下子變多,所以採取最簡單的方式來分類。

    按照我的觀察,現在家長很喜歡趕進度,希望可以盡快把東西全都學會。這種觀念也影響到小孩子,讓他們會不懂裝懂,只為了不讓父母繼續碎念。

    要驗證一門知識有沒有真的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教別人,而不是去考試。為了讓別人能夠理解,你不但需要理解核心概念,還要轉化這個抽象的概念到最簡單的語言。過程中不但培養了溝通交流的能力,還讓懂的孩子從教導中獲得成就感,不懂的孩子也解決了疑問。曾經從這一過程受益的孩子,也會樂於教導更小不懂的孩子。

    2.考試取向

    分數或者說數字是最簡單且最直觀的分類法,同樣因為人口激增,HR人力有限,就算限定SAT低於2200,托福低於110,GPA低於3的人都篩選掉,還是有一堆人。以考試結果為學習最重要的目的會有什麼影響呢?就是會讓孩子們都傾向藏私,不願意教導別人,因為深怕別人的分數超過他。到了社會上也不願意教導後輩,因為自己的前輩也沒有教自己,每個人都害怕別人學會了就搶走自己的工作。甚至為了降低別人的成功率,還會故意教對方錯誤的知識,陷害別人。

    但其實知識是唯一分享也不會減少的財富。如果世界上所有學者都埋頭苦幹,不寫論文不把知識散播出來,到死都守著這個世界就完了。一個人的能力始終有限,團隊協作才能真正讓想法落地。

    之所以會造成大家認為別人學會就能搶走自己工作,其實是在說,每個人的差異都極小。如果你與別人的能力差異很大,又怎麼會害怕別人能輕易搶走你的工作?

    3.內容非個人化

    傳統的學校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個模子裡,最後就是產生一堆平庸的人。

    消除所有弱點不代表增加優點,反而只是導致平庸

    每個人的性格、智力發展、興趣、學習方法明明都大不相同,但是現在卻如同一堆有高有矮的人全都穿同一號碼的鞋子一樣,最後只會導致被鞋子弄傷的人脫掉鞋子不再繼續行走而已。

    4.洗腦式教學:

    現在所有的學習方法基本上就是疲勞轟炸,這種做法不免讓我想到巴甫洛夫的狗。所以當老闆或上司讓你做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像是性騷擾或是把自己的工作塞給你)時,許多人頂多在心中抱怨兩句但還是照做了。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服從權威已經是無可爭議的反射動作。

    延伸閱讀:多讀多寫就會了?

    5.學習沒有目的

    傳統教育的千古之謎,永遠不回答學生學這個有什麼用?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是透過實現目的來獲得,如果學一個東西沒有意義,他就不會有動力去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沒有感受到價值。

    按照我自己的觀察來看,大學畢業以前就知道自己人生方向的只有低於百分之十的人。其他人都是隨波逐流,大家都去上大學我就去大學,大家都學經濟學我也學經濟學。由於學校從來就不提供目的,這些人長大也還是找不到方向。

    約翰杜威 John Dewey 美國教育家:教育不是人生的準備工作,教育就是人生。

    我對任何把學校當成微型社會的看法都表示懷疑,就是因為大家總是把學生當成只需要考試讀書的人才,所以才有越來越多人產生不適應社會節奏,公司也找不到適合的人才。

    我認為人生目標必須達成兩個要求,第一是本人自己決定的,而不是父母、老師或上司強迫的。第二這必須與社會有連結的,就是說你做的東西最終要對社會產生幫助。現在的教育就是因為缺乏同理心,所以大家習慣去譴責被騙的人太笨,而不是去譴責騙人的人不對。同樣道理也發生在被性侵的受害者。

    6.害怕失敗

    所有的學校都在灌輸學生失敗是不好的事情,因此學生不會去做實驗只會去抄實驗的結果,因為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考試會考的。學數學只知道怎樣的題型需要對應怎樣的公式,不必知道為什麼,只要能反覆練習到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題目,那就是好的。

    自己思考、嘗試,並且從錯中學習是沒效率的,也不受鼓勵的,這種避免失敗的教育法教出來的就是不敢創新的年輕人。如果一個社會中沒有人持續去創新、失敗然後再挑戰,那麼社會就不會變得越來越好,全都是追求安逸穩定的年輕人,雖然是二十幾歲的外表但思考跟五十多歲退休的人一樣。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Tesla創辦人:失敗是一個選項,如果你不曾失敗,就代表你還不夠創新。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ron 泰坦尼克號、阿凡達導演:失敗是一個選項,但畏懼不是。

    7.缺乏道德教育

    這是現在教育嚴重缺乏的一個環節,以至於現代社會如此功利的根本性原因。作業引用不標明出處,沒有一點智慧財產權的意識。抄襲犯罪成本太低了,而且很多年輕人根本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錯,這才是問題。為什麼年輕人不覺得抄襲是不好的,因為學校就沒有告訴他們這是不好的。學校作業和報告抄襲的情況到處都是,已然是努力做報告的人都是書呆子的氛圍。

    這個問題就跟校園霸凌一樣,由於老師等權威者的漠視使得情況越來越嚴重。

    對創作者來說作品就是他的孩子,抄襲者的所作所為就好比他在路上看到一個長得很好看的孩子就抱走,換了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後,就說這是他的孩子一樣。(沒有孩子的人可以用男女朋友代入)

    作為父母難道不會感到憤怒和難受嗎?結果在父母面前則是你要怎麼證明孩子是你生的法律流程,以及搶走孩子的人即使被定罪,也就一句「我不知道這問題那麼嚴重,我也很努力啊,不要計較嘛,也是靠我才讓你孩子變得那麼有名。」

    功利主義者肯定就要問了,道德有啥用?硬是要我說有用性的話,我會說道德使社會穩定和諧,減少犯罪和衝突。

    8.被動式學習

    所以,以上的一切問題造就了被動式學習。人的天性是從玩樂中學習,你把兩個沒見過的小孩放在一起十分鐘他們就能玩在一起。就拿我小時候的經歷來說,我十歲的時候跟父母去法國玩,當時我們在一個百貨公司裡,我對買衣服沒興趣一個人站在一旁,這時我面前有另一個法國小孩,還有一台桌上足球在旁邊。對看了一會兒,我跟那法國小孩在語言都不通的情況下,就自然而然玩在一起。這件事第一說明,玩樂可以增進社交能力,第二一切都是自動自發的!

    再說一個我的個人經驗,我小學的時候(大概20年前)電腦遊戲還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因此我跟我弟就自己發明了遊戲,我扮演說故事的人,我弟扮演在我故事中的冒險者。我拼命的去思考,幻想世界中的哪裡會遇到什麼,而我弟必須做出選擇。有時是我沒預料到的選擇,像是我給我弟遇到一個怪物,但我弟卻選擇掉頭走人。這個過程激發了我和我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甚至還自己畫出了地圖跟詳細設定。

    其實就是類似龍與地下城(D&D)的那種形式,當然我們當時並不知道。同樣的情況,在我安親班裡面也一樣,孩子們自己發明遊戲,一般都是角色扮演類的遊戲。不要小看這個角色扮演,這個過程中孩子扮演的角色如果受傷,甚至會真的哭泣,其他人還要安慰他。每個人都有機會扮演父母、壞人或是一些奇怪的角色,這些都是現在人缺乏的情感練習,現在很多人說的換位思考,甚至是後來心理治療中的心理劇。我覺得如果從小就讓孩子去嘗試角色扮演的遊戲,長大後根本就沒那麼多問題。

    小孩玩的遊戲都跟大人所謂的遊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沒有先定好的規則。大人的世界習慣一切都有理有據,所以你在向別人分享籃球的樂趣時,你要先跟別人講籃球的規則是什麼。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個規則之中做的變化,但是小孩子不會給自己這麼多限制,他們的規則是邊玩邊想的,正因如此想像力才能無邊無際。

    但現在的小孩從小就失去玩的機會,他們不會也不被鼓勵去嘗試,只知道學這個未來考試可以加分。所有的才藝班都抽離了玩的部分,只是讓孩子換個地方上課而已。

    正因為課程很無趣,學生才會絞盡腦汁逃避上課。然而現在的做法卻是讓孩子逃不出去,而不是思考怎麼上課才會更有趣,才能讓孩子自動自發去學習。


    最後,
    關於教育其實我一直都有很多想法。很多人學生時期都會抱怨學校和考試,但我不喜歡只是抱怨。從高中開始我就一直思考,如果是我的小孩我該怎麼教育他才好,所以這篇就是過去思考多年的產物。我之前沒有動力寫出這篇只是因為我想等我實踐以後再分享,不過想法現在改變了,畢竟我不知道我哪時才會真正投身於教育事業,所以就當成一個紀錄吧。

    每個問題都還有很多探討的空間,但目前我缺乏進一步驗證的方法,所以只能點到為止。

    最後分享一個我很認同的價值觀:

    愛因斯坦: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從客觀的觀點來看,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不把安逸和享樂的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個現代教育應該變革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qr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