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作者: 赤蛇 | 来源:发表于2024-11-09 01:24 被阅读0次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者(3),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求学的人。

    (2)所以,用来、用以,可以不译。传,传授。道,道理,这里指儒家的道统、学说,一些修养自身、管理人民的道理传道,传授道理。受,同“授”,讲授、教授。业,学问、课业、学业,这里指“六艺”(《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经传(经书本身和解释经书的注书传文)和古文的课业。受业,讲授学问课业。解,解释。惑,疑难、疑惑。解惑,解释疑难。全句指(老师)是教授道理、讲授学问课业、解释疑难的人。

    (3)语出自《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生,出生。而,连词,就、便。知,知道、明白。之,代词,指上文的“道”和“业”。全句指人不是出生就明白道理学业。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儒家)道理、解释疑难的人。人不是出生就明白道理学业,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最终不能解决。

    提出从师的必要。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4)先乎吾,吾从而(5)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6)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本来。

    (5)动词,学习,与下文“吾师道也”的“师”同义。

    (6)庸,岂用。庸知,岂用知道。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学习;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领会道理,亦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岂用知道他的年纪比我小还是比我大呢?因此无论地位高贵卑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了。

    提出择师的准则。

    嗟乎!师道(7)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8),其出人(9)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0),其(11)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1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13)皆出于此乎!

    (7)跟从老师学习道理的风气。

    (8)道德高尚,学问超群的人。

    (9)出,超出。出人,超出(一般)人。

    (10)一般人。

    (11)低于。

    (12)益,副词,更加、越发。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第一个“愚”是名词,愚人。第二个“愚”是形容词,愚昧。全句指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13)其,大概。

    唉!跟从老师学习道理的风气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也不容易了!古代品德高尚、学问超群的人,他们(的学问)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并(向他们)请教(学问);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学问)低于圣人亦很远,却对跟从老师学习感到羞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吧!

    通过对比古代品德高尚、学问超群的人和现在的一般人,批判时人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14)也则耻师焉(15),(16)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7),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18)焉,小学而大遗(19),吾未见其明也。

    (14)自己。

    (15)则,连词,却。耻,羞耻。焉,助词,置于句中,表示停顿。则耻师焉,却以跟从老师学习视为耻辱。

    (16)迷乱,这里指糊涂。

    (17)之,代词,指孩子。书,经书。习,学习,读(dòu),同“逗”。句读,文辞停顿的地方,即断句,语意已尽的地方称“句”,语意未尽而须略停的地方称“读”。全句指教授孩子经书而让孩子学习当中断句的人。

    (18)同“否”,这里指不跟从老师学习。不,fǒu。

    (19)小,小事。大,大事。遗,放弃、遗弃。全句指小事(不懂句读)愿意向老师学习但大事(有疑难)就放弃向老师学习。

    (一些人)爱惜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对于他自己却把跟从老师学习视为羞耻(的事),实在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授孩子经书而(让孩子)学习当中断句的人,不是我所说的传授孩子道理、解答孩子疑惑的人。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难,有的(不懂句读)跟从老师学习,有的(有疑难)却不跟从老师学习,小事(不懂句读)愿意向老师学习但大事(有疑难)就放弃向老师学习,我看不出这种人明智的地方。

    通过对比时人给孩子选择老师以及自己耻于从师,批判时人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20),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21),曰师、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2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2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怪也欤!

    (20)巫,神巫。乐师,古代掌乐之人。百工,各种工匠。神巫祀神,祈福消灾;医生治病,救死扶伤。在古代医学不发达时,神巫会兼医职,至唐时虽早已界分,但习惯上仍被看成同一类人。

    (21)士和大夫,原是先秦时的两种官称,因此以士大夫代称有官职的人,后又指有地位的读书人。士大夫之族,做官读书的这类人。

    (22)奉承,谄媚。谀,yú。

    (23)君子,这里指士大夫。齿,并列。不齿,不屑于他们并列,表示鄙视。

    神巫、医生、乐师、各种工匠,(他们)不把互相学习当作羞耻的事;做官读书的这类人,(听到人)叫“老师”、叫“弟子”等(称呼),就聚在一起讥笑他们。问他们(笑什么),(他们)就说:“某人与某人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向地位卑微的人(从师学习)就感到很羞耻,向官职高的人(从师学习)就近乎谄媚。唉!跟从老师学习的风气不再恢复,是可以知道的。神巫、医生、乐师、各种工匠,士大夫不屑于他们并列,现在士大夫的才智反而不能及得上(他们),这可真奇怪啊!

    通过对比不同阶级对于从师的态度,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圣人无常师(24),孔子师郯子(25)、苌弘(26)、师襄(27)、老聃(28)。郯子之(29),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1),如是而已。

    (24)语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尝师之有?”常,固定。全句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25)郯(tán)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郯国的国君,姓己,名无考。孔子曾向他请教上古少嗥氏官职的名称。郯是子爵国,所以称郯子。

    (26)苌(cháng)弘(?~前492),东周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音乐的事。

    (27)师襄(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乐官,名襄。乐师称“师”,先秦时多以职业为姓氏,所以称师襄,孔子曾向他学礼。

    (28)老聃(dān)(前586~前492),即老子,楚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所以称老聃。曾任周史官,孔子曾向他学习礼。

    (29)徒党,同类人。这里指郯子他们这些人。

    (30)语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虚数,表示不定的少数。全句指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意思是到处都有可以学习的对象。

    (31)术,学问。业,技业。术业,学问技业。攻,研习、研究。全句指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及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必胜过学生;领会道理的时间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就是这样罢了。

    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重申择师的准则在于老师是否有“道”。

    李氏子蟠(32),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33),皆通习之;不拘于时(34),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35)之。

    (32)李家的儿子蟠(pán)。李蟠,贞元十九年(803)进士,是韩愈的弟子。

    (33)六艺,儒家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经,六经原文。传(zhuàn),注释六经原文的解释文字、六艺经传,六经的原文和注解。

    (34)拘,限制、拘束。时,时世。全句指不受时俗拘束。

    (35)赠送。贻,yí。

    李家的儿子蟠,十七岁,喜爱古文,六经的原文和注解,(他)全都学习过了;(他)不受时俗的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践行古人(跟从老师学习)的道理,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借赞许李蟠来重申师道之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ro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