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体关系心理学

客体关系心理学

作者: MAZIPAI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11:35 被阅读0次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5%AE%A2%E4%BD%93%E5%85%B3%E7%B3%BB%E7%90%86%E8%AE%BA/4621370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术语,也可以泛指20世纪中期在英国发展开来的几个精神分析学派。

作为术语的客体关系
很明显,这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客体(Object)在这里指区别于主体(Subject)的其他(事物、人等)。(注1)关系指的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
但是主体和客体是由什么构成、又是如何发生关系的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个体早期的心理发育过程,也就是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
那么在这个领域前人都有哪些成果?
除了原始本能(吃喝、排泄、性等生的本能和破坏、伤害等死的本能)以外,人天生具有社会性,有寻求客体关注和关怀的需要。(注2)
受限于生理发育的过程,诸多心理能力的发展集中在了生命中的头3年,其中又以出生第一年的变化最为明显。
婴儿区分主体和客体的能力并不完善,同样需要时间逐步发展的还有对于恒常性(Constancy)的概念。而这两个能力对于构建和把握客体关系至关重要。
故婴儿对于自己、他人、世界的体验和概念发展是一个从模糊、混乱、碎片化逐步走向清晰、稳定、完整的过程。
帮助婴儿完成这些发展的除了生理上的发育,还需要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有些来自于自身(逐步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些经验来自于和外部世界和互动。
凭借早期的发育和经验的累积,婴儿最终会发展出和这个世界(主要是照顾者)一套较为稳定的关系模式,而这种关系模式会进一步影响到婴儿的人格发展。John Bowlby根据此发展出依恋理论(Attechment Theory),该理论随后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之一。
对于关系的研究改变了精神分析的工作重点和干预技术,从过去重视个人欲望、冲突的一人心理学转向了关注关系模式形成和再现的二人心理学。
对于“客体”本质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多的分支理论,比方说部分客体(例如婴儿可能会将妈妈的手和乳房体验为两个不同的客体)和完整客体(获得更贴近全貌的体验),内部客体(内在的想象中的形象)和外部客体(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的概念。甚至更进一步的,有人提出了介乎于这些分类之间的灰色地带——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的概念(常见的如小孩经常不离手的毛绒玩具或者被子毛毯)。这些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在儿童以及一些较为严重的成人个案(如人格障碍、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身上观察到的现象,并为他们的治疗提供了新工作的方向。

作为精神分析分支的客体关系学派
有意思的是,尽管精神分析内部喜欢将客体关系和经典精神分析(重视欲望和冲突)、自我心理学(重视一个人的自我功能)、自体心理学(关注一个人的自恋发展)等同样看作是精神分析的学派分支,“客体关系”一词也经常被使用,但客体关系并未如同其他学派那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一致的理论体系。相反,被称为“客体关系学派”下的不同分支之间的分歧甚至非常大。

下面简单介绍下几个重要的分析师及其理论。(注3)

Klein学派 20世纪前半叶,由于战争的关系,精神分析的中心从德国迁移到了英国。在S.Freud死后,英国的精神分析界陷入内部的战争中。两位才华横溢的女分析师:S.Freud的小女儿A.Freud和M.Klein从儿童精神分析领域入手,发展出两套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即后来的自我心理学和Klein学派。之所以成为Klein学派而非客体关系学派,是因为Klein的理论尽管对客体关系的影响深远,但其核心依然是一人心理学——当Klein运用客体(Object)一词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描述个体内部形成的幻想(Phantasy,有别于传统精神分析的Fantasy),以及个体是怎样从破碎不连续的经验中逐步整合出一致而完整经验的(也就是从部分客体到完整客体的转化)。
Fairbairn的客体关系理论 由于Fairbairn在完成受训后回到了故乡爱丁堡,所以他并没有受到当时以伦敦为中心的两派论战所影响,进而发展出自己的独特理论。Fairbairn的研究重点在于客体形象的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特别是其中的病理过程(个体为何以及如何将坏客体内化)。
作为中间学派的Winnicott 也就是题主提到的那位分析师。Winnicott并没有建立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观察的现象以及提出的很多概念却对整个精神分析界影响深远。例如对真实(而非幻想层面)父母养育和照顾的关注,过渡空间和过渡性客体、“假自体”(false self)、抱持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等概念的提出。在他看来,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客体,个体身处的环境和外部客体关系同样重要。

由于理论和精神分析史的繁杂性,故仅做简单介绍。想要深入了解客体关系不妨翻阅像《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一类的学派理论整理书籍。


注1:值得注意的是,主体通常指人,但客体并不一定需要是。

注2:不仅仅是人,很多的动物都展现出对关系的需要,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恒河猴的依恋实验。

注3:关于这几位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知乎专栏。


客体关系理论是什么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是如何由此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

客体关系学派特点

客体关系学派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与弗洛伊德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占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尤其与母亲的关系,并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

客体关系理论的假设: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形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形态的关系。

客体:是指个体投注情感能量的对象(人物、地方、东西、想法、幻想或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能是爱或恨或爱恨复杂的交织。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

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部分客体: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得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地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的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是指婴儿意识到与母亲非共生性后为了缓解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如:毛毯子,玩具,入睡前特定的物品和声音。

自体:是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经验。自体可以被了解为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机能。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表象。客体有时是一个外在的人物、地点和东西,有时是内在的影像,但自体所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像。

客体关系是自体与外在客体或内在客体的互动。

客体关系单元: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并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以一种“客体关系单元”的关系存在。这些客体关系单元包含着一个自体表象和一个客体表象,其间以一个驱力或情感来连接,驱力(饥饿或饱足),情感(爱或恨)

自体客体:当客体关系单元中的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不清时,就称之为自体-客体。

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自体--客体,在其中,自体和客体的区别并不明显,共生是一种正在经验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自体无法摆脱混合着的客体。共生是初始也是最彻底未分化的自体--客体,其他的自体--客体皆由此逐渐发展。

全部客体关系的总纲是个体寻求情感的表达和要求得到回应。情感表达后他人没有回应是焦虑和愤怒的根源。

注:近期整理关于精神分析的学习,学习内容结合曾奇峰老师的精神分析课程,以及精神分析相关书籍、资料

学习书籍参考: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自体的分析》

《自体的重建》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投射性认同与内射性认同》

《母爱的羁绊》

《自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tj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