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苏州

作者: 毛毛机智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01:22 被阅读12次

    「食物和面肚子」

           苏州是我心头大爱,与重庆并列,其他都要排在后面。缘起很妙,托母上大人作为语文老师的福,既遗传这位大龄文艺女青年的小情怀又自小从书里看江南,喜欢苏州再正常不过;紧接着第一次来就被迷住了,城市里就有小桥流水白墙黑瓦,不同于宽阔的海边的景致,太勾人,慢得不行的江南,太安逸;从此迷上苏州的一切,四处搜刮有关的文章,认识了一个叫陆文夫的有毒老头子,彻底地,进了食物的坑。真是毒害了一个少女,那会我还是个初中生啊!

          现在?

        “我就是为了吃来的呀哈哈哈哈哈”,在青旅老板看完我的相机,表情复杂地熄灭了手上的烟问我到底脑子里在想些什么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回答的。

          大实话,一座一座城市到处跑了那么久,吃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那些去了再去的城市,牵绊我的事物里食物一定占了绝大部分。

          对交通工具没有要求。过夜的硬座也无妨,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好;公交方便最好,靠腿也无所谓。

          对住宿没有要求。干净、能睡、能洗澡就可以,所以只要自己走,那必然是青旅啊。

          但我要吃最好的。48小时吃了14家店,什么叫最好,对我胃口就是最好。行前做了很多准备,吃的所有店都经过自己的层层筛选,所以有朋友问我,“你是吃过什么都说好嘛?要不要这么夸张!”不开玩笑,减过肥的我啊,时刻谨记“保持身材和理智”,吃进嘴里的所有东西,都要对得起我分配的热量,所以,扒点评扒知乎扒微博,哪一家店,店里哪一样食物,仔细过滤之后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自然踩雷的频率就会低一些。从来不敢说自己懂吃,只是爱吃,并不是技术流,我是意识流,吃完之后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即便感情色彩浓厚,也要包含描述口感和客观事实。

           这个包子甜,我不爱,但你未必就不爱啊;这份酸奶超级酸,你不爱,偏偏是我的最爱。就是这样。

          扯远了,说回面肚子。

          从前我不爱吃面的。前夜一个人在街上游荡,跟我妈聊语音,很是有些委屈地问她当年我们来的时候怎么不带我吃面,不然这回我也不至于吃那么多嘛!“谁知道你竟然会喜欢吃面啊!”她好激动的样子。是哦,那会还没有陆文夫,也还是个纯纯的广东口味,哪像现在,杂食动物,大江南北各种菜系,没有不习惯的,竟然也成了个面肚子。

          托的是到处游荡的福,也是那些过分会吃又过分会写的文人的福吧。


    「走过冬夏才完整」

          第一次来苏州是一个暑假,最热的时候。有几年了,记性不好的我啊,只记得被园林的妙处迷得晕头转向的感觉,和十全街枝繁叶茂的大树。白墙黑瓦和绿树,小桥流水和烟雾,太迷人,怎么会有人不爱她?离开的时候,真的还掉了眼泪,想想那个场景,我都嫌弃自己矫情。

          这一次是冬天。来之前亲妈疯狂泼我冷水。江南冬天冷啊!叶子掉光啦!春运啊人多啊!淡季就是淡季会无聊的啦!

          可是妈妈,如果可以,我愿意走过我深爱的城市的春夏秋冬,我希望看过她的清晨正午黄昏深夜。留不住的地方,至少让我感觉自己在这里活过吧。

          叶子都落得差不多了,真的。还是那条十全街,同样的街口,我记得那年妈妈在那家店买过旗袍,她是真的很美,身材比我好多了惭愧;也记得我们住过的那条百花巷,虽然我没有再经过也忘了她具体的方位;记得路过一个大门半开的深深庭院,还真有伏在织架上绣花的妇人,后来我描绘那个场景,写出了高中时代最高分的作文……

          一切都很熟悉,又大不相同。没有绿荫,没有游客,没有滚滚热浪,没有人在身边。

          一切都大不相同,又一如既往。想到脚下的土地冠以她的名字,都觉得无比幸福。


    「名字里的情怀」

          晚上跟大哥聊语音,开玩笑地埋汰北京,“你看看你们北京人!文化中心!都起的什么名字?咱们城郊那些朱辛庄二拨子就不说了,你看看,东四西四?地安门内地安门外?张自忠路?除了东南西北一二三四和地名人名就没别的啦!”

          “长安街不好听?”

          “就这一个啊!”

          “有个长安街就够了。”

          “……”无法反驳,真的。


    「老年人作息」

           十一点睡,六点起,洗漱,出门,吃头汤面,看将醒未醒的苏州。

          这座城市作息和我挺合的,果真是老城,走老年人作息,睡得早,起得也早。

          推开青旅那扇沉沉的木门的时候,天还很黑。但街道上有亮着灯火的店铺,都是食肆,早点摊,起得真早。这样的场景广东人是熟悉的,不,应该说每一个将吃看做一件郑重的事情的城市里的居民都是熟悉的。沿着温家岸往南走,毫不夸张,一路都是包子香。

          冬天淡季,没有什么游客,天黑得也早,六点刚过,街道上的店铺纷纷关门。从苏州公园边上五卅路经过的时候路过不少食肆店铺,无一例外闭店休息了。老房子、昏黄的灯光、空荡荡的街道,让我想起深夜的南池子大街,但那是深夜啊,十一二点呢。不看手机,压根不能想象原来七点不到。


    「温柔的人」

          妈妈不太喜欢苏州,因为两个小故事,或者说,小事故。

          一是那年在这儿买水果,三次被小贩调包,三次被她识破。二是餐馆的老板,阴阳菜单玩得太溜,从此我妈出了广东不敢再在消费场所用粤语跟别人打电话,总要蹩脚地伪装本地人,蛮可爱哦。

          昨天问她还记得当年在苏州吗,开口就是这两段不愉快的小经历。“哎呀你真是的,那是运气不好吧,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的人的!”我始终这样说。

          是我运气好吗?总遇见像江南一样温柔的人。

          见我拍照就过来问我要不要帮忙端着糖粥的路人;说要给我留门买鸡爪子的阿姨;见我自己倒个水就赶紧过来道歉说招待不周的姐姐;公交车上提醒我小心脚下不要踩着打翻的糖粥的老大爷;很热情地向我推荐糖粥铺子的老奶奶……

          唔,不是所有的人都热情,却是大多数人都可爱,最要紧,是我幸运吧!


    「硬币」

          这两天走在街上,衣服兜里叮当作响,从未有过那么多硬币。小钢镚稀里哗啦,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朋友说这边生意人都喜欢钢镚,沉沉的兜,一掂量总感觉自己是个小富婆。

          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在这个出门就带一张纸币在各个青旅交押金流动使用、百年老店都支付宝的时代,一兜子钱实在是久违的,快感。这种快感在买生煎的时候尤其强烈,十四块一份,一二三四数得不亦乐乎,本小财迷很是满足。


    「破记录的步数」

          确实,走路是最不容易错过风景和食物的方式。犄角旮旯最美妙,即便不那么美妙,因为不为人知,那满足感也美妙。人嘛,在所难免。

          然而不止,这更像是一种变态的偏执,喜欢一座城市,就非要走遍她的老城区。好像我走遍了看过了,就能记住一样。好像我记住了,她就属于我一样。

          这种偏执在苏州尤其明显。

         “不远,你搭个公交五分钟。”

         “那我还是走着吧。”

          江南的城市都不大,嗯,和北京比。帝都这个魔性的地方,才一年就锻炼了我,或者说激发了潜能,十公里以内的地方,都近,靠腿就行。所以苏州的老城区平江和沧浪,几乎整一个,都是“步行可达的范围”。当然了,还有要紧的原因是我要吃,吃完了并不想胖。来,多走几步,消耗一下吧。然而差异在于,在这座城市,我总是一不小心就,走多了。

          一条大路,好好的你干什么有那么多小巷?小巷就小巷你干什么不是有吃的就是很漂亮?

          有点累,你让我歇会行吗?

          你歇你的,我香我的。包子说。

          算了……

          太容易妥协,结果就是中午十二点不到就突破两万步,最后真的走出了四万……罢了,就当我对苏州表了个白吧。


         离开的时候很淡定,上了高铁倒头就睡,我妈还打个电话想知道我哭没哭。

        “这一次离开倒不见你难过了。”

          因为知道自己还会再来,没吃到的食物总还有机会再吃,没走过的街道也还会再走,不怕遗憾。难过什么,我又不是当初那个行动不自由想走不能走的孩子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苏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tu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