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炉边闲聊心智成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福建南禅寺内观后记 - 我在十日内观的课程中学到了什么?

福建南禅寺内观后记 - 我在十日内观的课程中学到了什么?

作者: EZH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13:47 被阅读2959次

    内观(Vipassana)是通过观察体验自身的实相而获得解脱的方法,是释迦摩尼,也就是佛陀自身获得解脱时所发现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别于其他的禅修方法,不注重仪式,观想,念诵,而是直面生命的实相。

    内观的方法早在佛陀灭寂之后在印度本土消亡,但却在缅甸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后来由出生于缅甸的葛印卡老师(1924-2013年)习得后重新带回印度,并且建立了内观中心,发扬到了全世界。现在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都设有内观中心。内观中心设有十日,二十日,三十日,四十五日,六十日,四念住,特别十日课程,所有课程全程免费。内观中心的运作都是由志愿者来维持的,所有的食物,生活用品,以及住宿全都来自于老生的捐赠。

    作息

    以下是十日课程的作息安排:

    4:00                   清晨起床钟响

    4:30-6:30          在禅堂或者自己房间禅坐

    6:30-8:00          早餐以及休息

    8:00-9:00          在禅堂集体共禅

    9:00-11:00        根据老师指示在禅堂或者小禅房禅坐

    11:00-12:00      午餐

    12:00-13:00      休息,或者问老师问题 (需要预约)

    13:00-14:30      在禅堂或者自己房间坐禅

    14:30-15:30      在禅堂集体共修

    15:30-17:00      根据老师指示在禅堂或者小禅房禅坐

    17:00-18:00      下午茶

    18:00-19:00      在禅堂集体共禅

    19:00-20:15      葛印卡老师的开示(录音)

    20:15-21:00      在禅堂集体共禅

    21:00-21:30      如果有问题,可以在禅堂问老师,没有问题就回自己房间

    10:00                 熄灯

    粗体的是不能够离开禅堂的时间,斜体的则是休息的时间。除了第一天上午之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禅堂进修的,1天内观10小时以上。整个课程期间,除了最后一天都是全程禁语,不允许任何眼神,肢体的接触和交流。

    持戒

    所有参加内观课程的人在课程进行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下列五戒:

    1. 不杀害任何生命

    2. 不偷盗

    3. 不淫(意思是:禁绝所有性行为)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用所有烟酒毒品

    旧学员(曾参加过一次葛印卡老师或其助理老师主持的十日课程)必须加持守另外三戒:

    6. 过午不食(过了中午以后不再进食)

    7. 不作感官方面的娱乐、不装饰身体

    8. 不用高大或豪华的床

    内观课程不仅仅只是打坐,还有法的开示。

    “人” = 身的运作 + 心的运作

    身(物质的实相)

    人的身体看上去是一个有形的物体,但在微观粒子层面却是一直不断地在变化:生起,随后又灭去。这些不断变化的粒子,呈现出四种基本特质:风(动),水(黏着),火(冷热),地(软硬)。整个物质世界也是如此,由不计其数的微粒子组成。这些微粒子不停地生起以及灭去,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小于一兆分之一(1012)秒。整个持续不断地存在又逝去的过程像一股振动之流,这就是物质的最终实相。

    粒子的波动

    心的实相

    心是由四种运作过程所组成的:受,想,行,识。

    第一种心理过程是识蕴,也就是认知,是一种对于外界信息起一个不加辨别的接收的过程。来自外界的形形色色的刺激,通过你六种感官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意识,所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影像,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意念。

    识蕴

    第二种心理过程是想蕴(辨别),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辨,并予以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

    想蕴

    第三种心理过程是受蕴(感受),是指由想蕴所作出的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而生起愉悦或者不愉悦的反应的过程。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吃苹果时,如果他/她认为苹果的味道是美味的,他/她就会因为尝到了喜欢的味道而感到开心。相反,如果他/她讨厌苹果的味道,则会因为尝到了不喜欢的味道而感到厌恶。

    受蕴

    第四种心理过程是行运(习性反应),是指对愉悦的反应的不断地追求以及对不愉悦反应的的不断逃避的过程。当一个人因为喜欢吃苹果所带来的愉悦感受,从而不自觉地想吃更多苹果,这就是贪爱,而当一个人因为厌恶苹果的味道而再不吃苹果,而这就是嗔恨。

    行蕴

    这个【色(外界事物) —>识蕴(认知) —>想蕴(辨别)—>受蕴(感受) —>行蕴(习性反应)】的运作过程发生得是如此之快,甚至比组成物质实相粒子的变化还要快,以至于我们无法及时的察觉到它。但这个过程却被记录在了潜意识里,由于与物质外界的不断接触而不断重复地产生,直到某种特定的习性反应不断地被重复和强化,形成明显,强烈的心态时,才会在显意识层面被我们意识到。

    这种贪爱与嗔恨的习性可以在世间所有生物身上所见到,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性,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哪怕是单细胞的草履虫,我们也能在它身上见到这种反应,也就是趋利避害。这种贪爱与嗔恨就是痛苦的真正起因。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业”)导致的。我们的行为是因,我们的遭遇是果。

    虚幻的“我”

    由此看来,那个深植于我们头脑中的恒定不变的“我”的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由一连串不断前后发生且相互关联的事件所组成,是一个时时刻刻不同流动的过程,一堆习性反应而已。这个“我”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哪有什么真正的“我”呢?

    既然这就是生命的实相,我们又如何脱离痛苦,获得安详呢?

    想要真正从痛苦中获得解脱,就要接受苦的事实。

    人生的实相

    通常修习佛法与禅修的人,多少都是因为感受到了生命中的痛苦,并且想从中获得解脱或者想要寻找生命中的宁静。

    而佛法的基础是以下四个真理: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静)

    你是不是感受到世事无常?你是不是觉得生命中充满着痛苦?你是不是想追求宁静与安详?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出生是苦,变老是苦,生病是苦,死亡也是苦,跟深爱的人离别是苦,跟讨厌的人相处是苦,求而不得也是苦,对于五种感官所带来的享乐的执着追求是苦,生命中充满着痛苦。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他/她如何家财万贯,权倾四野,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世界上总是会有一些事超出他/她的控制之外,这时,烦恼与痛苦便产生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好,并没有什么痛苦与烦恼,进而满足于感官享乐,那是因为他/她对隐藏在自身潜意识的里痛苦与烦恼不自知。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一个人再开心,快乐,这份开心与快乐也不会一直维持下去,因为人总是会死的。到时候,这份开心与快乐也会随之消散。这样的人只是被自己的习性所驱动着走。

    离苦之道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了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浮在表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却是隐藏在水下的那一个庞然大物。潜意识中蕴含着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但却对着人的一生中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潜意识所掌控的东西,并非意识所能直接控制。比方说,你不能对你的心脏说停下来,它就停下来。

    水面之下的潜意识

    由于习性反应都生于潜意识微观层面,所以想从意识的层面去消除它是不可能的,必须从潜意识的层面入手。

    佛陀所修持的方法叫作“入出息念” (ānāpāna-sati),即专注于观察自然的呼吸。当专注力不断上升,觉察力变得敏感时,进一步从头到脚观察身体自然升起的感受,以平等心去面对不同的感受,体会无常,即不产生贪爱也不产生嗔恨。心的习性反应便慢慢慢慢地减弱最终消散了。你的观察与感受越细微,平等心越强,越能进入更深一层的潜意识去根除埋藏在那儿的不净反应。

    为什么了解破除我执是如此重要呢?

    生命的最初,万物只是一片混沌。边界的出现划出了世界与“我”。而“我”为了继续生存下去,采取了趋利避害的策略,对“我”有利的就不断获取,有害的就避开。因此,“好”与“坏”便出现了。“我”的出现,带来了“你”和“他”的出现,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出现。只要“我”继续存在,贪爱与嗔恨的习性就不会得到根除。只有破除了对“我”的执着,才能根除这种根深蒂固的二元意识。

    慈悲心的生起

    当平等心越来越强,去除了对“我”的执着以后,内心会生起对万物众生的慈悲心。因为既然已经没有了“我”,又何来“你”,“他”?

    “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我”是佛,佛是“我”。“我”即实相,实相即“我”。再没有了二元对立的观念,没有了“主观”和“客观”的区别。

    觉知和平等心,就是内观。

    南禅寺的牌坊后面写着空有不二,本来面目,诸法实相

    即十种善德,可以消融自我的特质,帮助获得解脱。它们分别是:

    1. 舍离

            舍弃一切身外之物

    2. 持戒

            时刻遵守五戒

    3. 精进

            持续不断的努力

    4. 般若

            亲身了悟,实证而获得的智慧

    5. 忍

            对他人的包容,没有厌恶,只有爱与慈悲

    6. 真谛

            时刻觉知实际体验到的实相

    7. 坚决

            对修行的决心

    8. 纯净无私的爱

            慈悲心,发自内心地希望众生快乐

    9. 波罗蜜

            平等心,对无常的了悟,对贪爱与厌恶的一致对待

    10. 布施

            无私的施舍,捐献

    希望可以让前来修行的人们在短暂的十天课程中在这十个方面都得到些许的积累,也就是课程食宿全免,全程禁语,有着严格的作息的原因。

    闻慧,思慧,修慧

    不管对于智慧是如何的了解,如何思辨判断它的正确性,都不如亲身地去实践它。真理的了悟必定是来自于亲身实践。对于学习内观感兴趣的人,可以去内观网站报名,去亲自体验法的魅力,从而从痛苦中获得解脱。

    国内的6个内观中心:

           1. 南禅寺内观中心

           2. 厦门内观中心

           3. 丹东双灵内观中心

           4. 包头内观中心

           5. 四川都江堰般若内观中心

           6. 甘肃庆阳内观中心

    对于国外内观中心有兴趣的人,还可以报名其他国家的内观课程。

    印度国际内观学院

    南禅寺内观攻略

    在内观网站报名并且确认录取以后,可以在网上订票搭火车或者动车到长汀南站。长汀南站是新修的,距离南禅寺约10公里远。去南禅寺的交通工具,三轮车本地人的价格是15元,的士是20元,外地人则分别为30元和40元,如果你砍不下价来,建议拼车。

    如果你想提前一天到达,可以居住在南禅寺招待所,价格为80元一间/天。

    报道时间为课程时间的第1天的下午2点到5点,课程结束的时间在最后一天吃完早餐后,接着便需要打扫卫生,约早上9:30便可全部完成。

    内观中心并不在寺院内,而是在左侧靠马路的三栋宿舍楼里,所以经常会听到马路上传来汽车的声音。宿舍里没有空调和暖气,内观的禅房则设有空调和地暖。宿舍提供一切生活日常所需用品,全都是参加过课程的旧生所留下的,甚至还有衣柜式烘干机。

    内观课程结束后,还送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内观: 葛印卡教授的解脱之道》,感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读。


    南禅寺正门 引导图 南禅寺招待所

    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逸之清:“当专注力不断上升,觉察力变得敏感时,进一步从头到脚观察身体自然升起的感受,以平等心去面对不同的感受,体会无常,即不产生贪爱也不产生嗔恨。心的习性反应便慢慢慢慢地减弱最终消散了。”
        那不产生贪爱也不产生嗔恨,感觉消除变淡,没有痛苦也没快乐,作为人的七情六欲都没了,那么我们作为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不能快乐也不能痛苦。。???
        EZH:@颜一笔 你还是会感到痛与快乐,只是你不再会受到它们的影响,你会知道他们都是暂时的,不断地生起又灭去,一切皆是无常,因此不再执着于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 f72148353301:想请问一下如何报名参加?
        EZH:@车掌柜科技王锋 不客气。
        f72148353301:@EZH 谢谢您
        EZH:@车掌柜科技王锋 去内观网报名即可:http://ng.81355.net/course.action?schoolIntroId=1

      本文标题:福建南禅寺内观后记 - 我在十日内观的课程中学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uu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