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掉了再安回去,估计除了具备点装饰功能,别的功能统统作废。所以,最好不要让它掉下来。
宋朝有个比较好的传统,不轻杀士大夫。是不是宋太祖赵匡胤定的,让专家们写论文挣稿费去吧。反正大臣们在千方百计保卫自己的脑袋。
宋仁宗庆历年间,陕西东南的商洛山区爆发农民起义。张海率领起义军横扫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直奔江苏高邮。史书上说“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怎么办?高邮地方官晁仲约情急之下,想起一句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的猎枪干不过张海,硬着头皮打,全城人都得玩儿完。我的职责是保境安民,硬的不行来软的,猎枪不行上好酒。
于是,有钱的出钱,有东西的出东西,超标准接待,吃上、喝上、拿上,再带点土特产。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高邮人民太热情了,省得我们费劲儿,拜拜,拜拜!
听到晁仲约“创新迎敌”的消息,宋仁宗血压直线上升,创历史新高。
杀,富弼说,花钱是小事,关键是长了强盗的威风,灭了朝廷的锐气,这脸丢不起。
范仲淹说,如果高邮有兵有枪不抵抗,反而好酒好肉好招待,按照法律规定,晁仲约该杀;可高邮那点兵根本不是强盗的对手,要打只能是死路一条,命也丢了,钱也没了。破财免灾,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属于人之常情,晁仲约也达到了保境安民的目的,虽然方式方法不地道。这种情况下判处晁仲约死刑,有违朝廷立法的初衷和本意,应该从宽处理。
仁宗同意了,富弼不干了。
富弼说,我正想借晁仲约的人头,杀一儆百,警示教育干部队伍,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你这么一搞,再有张仲约、李仲约,碰上强盗,不剿匪,光送礼,以后队伍怎么带?
范仲淹悄悄告诉富弼,我们大宋开国形成了不轻杀士大夫的好传统,这就相当于免死金牌,怎么能随随便便丢掉呢?皇上要是这次动了杀心,杀人杀顺了手,觉得杀人和杀鸡差不多,说不定哪天就轮到咱哥们儿头上了。
咱俩是皇上的左右手,眼前的红人,至于嘛?富弼撇撇嘴,没有当回事儿
后来,朝廷派范仲淹到陕西、富弼到河北搞调研。富弼回来到了东京城外,皇上不让他进城,在外头等信儿。
富弼着急上火,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围着床转圈儿。皇上什么意思?这段时间朝廷发生了什么事?有人给皇上吹东西南北风了?我得和皇上说说清楚,可现在连城都进不去,也没人捎个话、通个气,不至于连面都不见就开销我吧?我上有80多岁的老娘,下有8个月大的孩子,媳妇儿又娇又嫩又漂亮,难道便宜了别人?富弼像怀里揣着二十五只小老鼠,真是百爪挠心。
这时,富弼想起了范仲淹,范六丈圣人也,您太懂政治了。
交代一句,“范六丈”不是说范仲淹身高六丈,真要那样,绝对赶超姚明,载入史册。范仲淹同祖先的兄弟大排行第六,“丈”是大爷的意思,是尊称。范仲淹比富弼大15岁,在范仲淹面前,富弼是个晚辈。“范六丈”意思是“范六爷”。
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姜还是老的辣。
【原文】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敌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为械,且小民之情,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