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给未出生孩子的信》的时候,我就在豆瓣上看到了这本书,但是这个名字把我劝退了,之后我找了一本《永不妥协》,他人写的法拉奇自传(目前还没看完),而《我不相信神话》这本书是编辑们抽取了奥莉娅娜·法拉奇曾发布的文字而组成了自传,意大利的名字是:只有我能书写我的故事。多酷的名字啊,被名字耽误的好作品,我差点就错过了。
只有我能书写我的故事这本书我一天之内就看完了,爱不释手的那种,这个作者的经历太传奇了,从小的经历战争,长大后做战地记者,写作,遇到爱人,以及爱人亲人的相继去世,当然还有她作为记者时采访的全世界风云人物事迹。
我只是一个敢于说出心中的想法,做自己认为该做之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且毫不恐惧的人罢了。
这本书是一个真诚的人写出的真诚的想法,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纯粹的人吗?一生在践行做自己,哪怕与世界的文化氛围相悖。相见恨晚的感觉。真正实践了:身为女性,是一场值得歌颂的冒险。
01 爱是自由的枷锁
"你绝对不能像我一样!你不能像我一样变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奴隶!你要去工作!工作!走出去!走向这个世界!去全世界旅行!"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总是那么忙,总是要干那么多的活儿。后来,在我少年时期的某一天,我向母亲说起当时的场景,问道:“难道你所做的不叫工作吗?”母亲回答:“不,那只是奴役。”
回顾奥莉娅娜·法拉奇的一生,她确实没有成为妻子,母亲,有工作且世界旅行。这当中有母亲的影响,也有客观事务的影响,比如她是想成为母亲的,只是流产了,真的也是冥冥之中。即使她找到了爱人也不愿意进入婚姻,在以前的那个年代,这是多么难以做到的壮举,哪怕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人都是少之又少,真的是永不妥协的典范。
没有什么比爱更能限制自由:不论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子女对母亲的爱,还是对一个男人、女人,甚至小狗的爱,皆是如此。如果真的爱上了一个人,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变得束手束脚,更甚于一艘下锚停泊的船。爱对于个人自由来说是一种自杀。
02 写作的又爱又恨
她说:我爱小说,但厌恶写作。但是她的作品却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即使是在生病期间也依然在坚持写。确实有时候我想着需要写一篇文章就头疼,千辛万苦写出来后,又很有成就感,但是这种又爱又恨真的是反复横跳。这还只是写出来东西,而不是写出来什么惊世之作,对比下来,爱恨的程度真的更深了。尤其作者还把作品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
它会偷走陪伴,偷走你与人相处的欢愉,因为写作时孤身一人的事情。很少有职业像写作这样需要孤独:身体的、心理的,思想上的孤独,残酷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孤独。
写书时,我会说:“我怀着一本书。”当书出版后,我则说:“我生出了一本书。”我总是把我的书称作“我的纸孩子们”。
03 种草了更多的书
作者从小就爱阅读,很早就确定了想当作家的梦想。在书中她提到了《野性的呼唤》对自己的影响,巴克已经让我知道,生命时一场日复一日的战争。以及她在工作中写的书,失去爱人写的书,晚年写的书,很多很多都被种草了,知道了她的创作背景,结合她的人生经历,就更想去看看她的其他作品,感觉还有很多奥莉娅娜·法拉奇的精神世界等待着我去探索。
母亲的死和所爱之人的死完全无法相比较:母亲孕育了你,十月怀胎赋予你生命,她的逝去意味着你的一部分提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即使我的母亲未能做出什么仁慈慷慨之举,仅凭生下我这件事,就足以让我赞美她的一生。
04 写在最后
一个女性传奇的一生,值得更多的人看见。从小经历战争,特别早熟,事业的成功,让她活得至真至纯,无论外界是赞扬和批判,皆不动摇她个人的定见。多么有魅力的一位女性,真正活成了身为女性,是一场值得歌颂的冒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