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答黄佶关于价值规律与道德核心本质

答黄佶关于价值规律与道德核心本质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10:28 被阅读0次

问:“你从那里看到马克思要求每个人都是道德高尚的完美之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黄佶答:他指责资本家有偿投资,把资本家的利润视为剥削所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答:这并不能说马克思要求每个人都是道德高尚的完美之人,而是指把消灭剥削当成理想目标,这个是对的,不要认为剥削来的利润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唯一方向,在同一单位价值耗费时提高使用价值量,即社会平均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价值不变并交换趋于等价时,才是在消灭剥削时共同富裕的方向,少数人向绝大多数人收割使社会价值占比流向他们时,大多数人就会失去支付能力购买少数人再投资生产的产品,这时,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产生了,社会平均生产力提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相对不变时,由于每个人的劳动生产力都得到提高,就像原子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能量一样,在单位质量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那么,社会中的商品所含的单位价值就大大的降低,这样人类所拥有的商品使用价值就物质大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大大的提高,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物质使用价值巨大丰富,商品的社会单位价值耗费降至趋于零,其实说的就是理性社会的理想目标。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现实中过度自私导致的盲目追求个人的价值实现最大与最小化与社会价值实现最大最小化之间的矛盾如何交集的问题。首先,社会管理层的能力问题,其次,是个人和部门的生产盲目性与需求欲望的过度性等等,发掘人性善,使人自觉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是一方面,制约人性恶,使人自觉不敢向雷池一步跨越,不能仅仅是劝人自觉自省,更多的是要提高劳动人民的共同监督权和透明度, 人人自然就会有所畏惧,人无完人,但有会趋利避害与趋善抑恶之性,从社会价值实现途径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倡趋利与善或私与公分明的双赢多赢共善大利成大我,避抑害恶绝小我,都是在断绝其自已未来的前进道路,这不是空谈,而是历史累试不鲜被证明的成为历实,这就是中华民族真正的道德核心,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就是说,尽管随着自我的社会价值实现达到了一定高度时,一个人以及他们所主导下的部门组织机构的劳动生产率再强大,也必须要时刻保持着不仅仅是对他人也同样对包括自我过度偏离“道心”的“人心”之险恶莫测的警惕和觉醒,才能让这欲求过大而产生妄我进而达到危险边际的“人心”有所收敛不过度偏离“道心”回归微妙不可言的中道,这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以此为“人道”,成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就是《尚书·大禹谟》中所说的中华民族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从社会选择的角度,这句话其实就是“帕累托最优时围绕“中心价格"(自然价格)的价值等价交换和价值分配”的社会之道的方向,也是社会大同的按劳等价交换分配社会共产共享主义方向!

任何只顾小我自私而损大我整体之人,是容易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把大环境中有“我”(包含小我)的价值拓展前路也破坏了,故只知实现小我之小利者即为小人,大我之大利者则为君子仍至圣人,,君子并非无我,而是把小我化作大我,心荐轩辕乃至心至宇宙,而不丧吾,庄子说:“吾丧我"自我遵循“道心”而忘记了“人心",才能知行与心物合一,才能处于忘我(远人心绝过度物欲)而不丧吾(道心)的与“物齐同”至高境界。

《道德经》第十三章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就是以趋于无效(额外)劳动最小化,有效劳动最大化来撬动外界物质的有效使用价值最大化,无效使用价值最小化,来实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的价值,心身合→人人合→人天合一。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在其著作《渔樵问答》中曰:“何谓我,何谓物?”又曰:“以我徇物,则我亦物也;以物徇我,则物亦我也。我物皆致,意由是明。天地亦万物也,何天地之有焉!万物亦天地也,何万物之有焉!万物亦我也,何万物之有焉!我亦万物也,何我之有焉!何物不我,何我不物!如是则可以宰天地,可以司鬼神。而况于人乎?况于物乎?”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也许,正是对我此刻关于上过价值规律与道德法则的解读。俗儒之所谓虚伪就是在于让他人与社会所有人不利己甚至损已来利人,从而利于他或他所在的利益共同体,却损害了整个自身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以此来支配透支劳动人民的劳动力和相对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这就像有人到处谈自由,自已却在到处防阻他人他国的自由一样,实际上是为了自我更自由妄为,使俗儒或庸俗的道德感沦为有存下强者对弱者的怜悯。当达到边际极限产生物极必反时,再持久下来也就会得到反朴而遭到价值规律的惩罚,真正的道德的本质其实就是价值规律与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理解这一点也就掌握了国学的精粹核心,区分了道儒与俗儒,俗庸与高尚的本质。

相关文章

  • 【干货】语言与思考

    【2017.03.28-2017.03.29】 黄执中,关于“表达与思考是如何交互影响”的系列课程。核心观点如下:...

  • 哲学人物卡与思考02

    得到关于道德本质的提示 道德我理解为一切出于本能的处理方法,来自不经大脑的身体与语言反映。 或是说“凡是为了达到某...

  • 关于医生和医疗

    涉及医疗,人们往往有很多误区。主要在医生道德、医疗本质、医疗费用这几方面。 关于医生的道德 ...

  • 2022-10-05,核心素养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对《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影响(一)核心素养影响《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目标的确立 《道...

  • 【日更12】2019.1.12有趣生活

    文:锦璱(简书) 问:你不可动摇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 自答:初看这道问题时,本宫觉得有些茫然,似乎从未想过,反复思...

  • 至静,至美

    文/见鹿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喝茶与品茶有本质的区别,喝茶更多是...

  • 思维的本质与核心

    题记 2018年6.2-3日前往天津蓟州学堂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教育分享会。聆听了张丽、李璐伶、李姬韧三位老师的分享...

  • 提升之旅2

    上午听了重庆博导黄翔教授关于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深化专题讲座。黄翔教授作为课改最前沿的专家,讲课内容翔实,通俗易懂...

  • 核心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其表面形式和其核心本质。 生活中,工作中你有时会从很多方面,像正着说,反着说,从这件事,又从那件事去说...

  • 2021-墨菲定律-消费与价格的规律(7)

    31、价值规律:价值支配着价格的波动;商品价值是价格的本质,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黄佶关于价值规律与道德核心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y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