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听故事的人聚精会神,故事要有一个重心, 故事由开始到结束,都围绕着重心发展。
谈天的人谈到后来,可以完全忘记起初谈些什么;七点半所谈的内容,可以与九点半所谈的内容完全不相干。说故事则不可。
一位贵妇人出席酒会,在宾客酬酢间大出风头,她忽然发觉挂在胸前的宝石不见了,那颗宝石价值连城,众宾愕然,主人焦急,于是宝石的下落成为故事的重心。
大家怎样找寻宝石,那偷到宝石的人怎么隐匿赃物,情节围绕着重心发展。这是故事骨架。
至于作者怎样描写这个故事,选择哪些意象来使用,要看作者的抱负,看他在故事之外还要给我们什么东西。或者贵妇人知道宝石无法找回来,就想忘记这件心爱之物,而心理上的割舍又多么不容易!
作者一方面写主人和警察合作寻找宝石,一方面失主则认为还珠无望而学习遗忘,两条线并行而又时常交叉,而重心在两者交会处,这小说的故事情节就复杂了。
写作配图故事的重心形成主角。小说表现人生,故事就是人的欲望、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瓜葛,故事既有重心,情节自然会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有时候,这“少数”只是“一个”。读者会因此熟悉他、关心他,愿意知道后事到底如何。通常人在说话行事之际显出性格来。小说如果把情节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无可避免地要描写那人的性格。
遗失宝石的贵妇究竟逼着主人立即报警,还是悄然回家去学习遗忘,要看她的性格。如果她悄然回家,她用什么方式来排遣?喝酒还是再买一颗宝石? 也要看她的性格。于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完全凸出。正因为她有性格,我们觉得她是个有血有肉的真人,不是假人。
正因为她有凸出的性格,我们想起我们认识的某人也有这种性格,我们用她来代表世上那些性格与她相同的人,她就成了“典型”。林黛玉是体质纤弱、多愁善感的才女典型,武松是心地忠诚、勇于行动的好汉典型。
典型人物要做世上活人的代表,因此他们永远被后人引用,被后人想念,这就是小说人物的不朽。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 它有性格分明的人物,甚至有不朽的人物。
有人说小说的故事有一个模式:“一个人,他遭遇到困难,他想出办法来解决,最后得到一个结果。”
这个模式,也就是常说的:一个人有了欲望,他采取行动,行动受到阻碍,他想办法解决,这便有了冲突和转折,然后出现转机,以及随后事件的高潮,最后是结局。
读书创意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