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22-09-05 06:13 被阅读0次

  观课议课教研怎样更高效

    传统教学研究会存在如下三多三少现象:当哑巴多,发言少;讲优点多,说缺点少;重复别人观点多,能讲出新意少。特倡导“3+1”核心议课法。

        1.要细化和优化剖课、析课的程序。

    携带切片观察工具进入现场;尽量坐在学生当中观课,以学习共同体的心态参与他们的学习活动;会诊教师要按规范完成剖、析课记录,剖、析课记录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预设的观课目的:自己有什么困惑,单项的也可是综合的,想验证、学习、发现、比较什么,想得到什么数据;是观察学生、观察教师、还是同时观察;是单项观察还是综合观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自己剖、析课的主题。

      观察纪要:教学流程、教学典型环节、片段、细节的记录。

      切片化验:上课教师是怎样处理的,自己的看法、建议或者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启发。

    诊断结果:对执教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说;对自己确立的观课目的有关项目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关注的焦点要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该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梳理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推测相关因素的联系等内容;确定自己会诊时的发言提纲,如有必要撰写书面发言材料。

    2.依据数据进行实效的西医式的集体会诊。

(1)10人以下人人发言,不准重复别人观点,10人以上抽签发言,不少于10人;“3+1”析课,即举一个优点同时要说出三个缺点、不足、建议,或自己的三个困惑;要求与会教师人人必须发言,且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2)遵循流程。先整理现场记录,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执教人谈体会:设计理念、成功、遗憾地方、假若再上会怎么改进;同行“3+1”析课讨论;倾听课堂主角学生代表的看法;专家高水平点拨引领;最后与会者各自写出此次析课二次反思。

(3)细节要求。每个人发言结束,6秒钟掌声致谢;发言有事例支撑,少说空话;借助观察工具、量表剖析课;讨论要有理有据,观点发表要有证据意识;每次活动轮换主持人:活动结束,每人发表一句话感受。

相关文章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3-20页感悟1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这本书是由"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文化"和"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解答"两部分组成 。 一、观课议课的实...

  • 观课议课1—20页

    第一次听说观课议课是从胡老师那里听说的,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贴近教师课堂,从课堂现象开始! 读了观课议课1—20...

  • 观课议课的人性化

    昨天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中的《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前半部分《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对陈老师的...

  • 阅读收获——观课议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观课议课聚焦研究,议课不要面面俱到,每位专观课教师要选择一到两个最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观课议课讨论的问题应该源自...

  • 观课议课

    观课要分任务。位置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观课是评课的前提和保障。记笔记要详细。形式是几点几分师怎么样,生怎么样。把老...

  •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 2019年7月12日,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听了三节课,现在把自己的理解整理如下,不当请海涵。 《平行线...

  • 观课议课

    今天听课继续中,看到一些课堂中的现象,思考一些问题, 1.关于陈述性知识,如何传递给学生(第一次听说陈述性知识应该...

  •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教研怎样更高效 传统教学研究会存在如下三多三少现象:当哑巴多,发言少;讲优点多,说缺点少;重复别...

  • 观课议课

    1 今天晚上,看直播间的时候,刷到了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讲座,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当陈教授讲到反思的时候说道,没有...

  • 观课议课的观与议

    “课”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观课议课就是把课堂当成开展教学研究的现场,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如何改善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议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dv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