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纪实小说:赵老翰在四平街传奇
【纪实小说:赵老翰在四平街传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翟小鬼说事示好

【纪实小说:赵老翰在四平街传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翟小鬼说事示好

作者: 关东老叟 | 来源:发表于2024-01-08 09:19 被阅读0次

本文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第一百一十一章 翟小鬼说事示好 马万千又提旧事

赵老翰拍一下翟书田肩膀说:“二哥,你咋了,这大嗓门喊的,一见面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

翟书田一栽愣膀子,他皱了皱眉头说:“哎呀妈呀,还这么大的劲儿。招呼你好几声你都不理我。是受惊吓了吧。你那骄车咋赶过不来?老远就看到你了。对了,五站那边有个叫佐滕的,你认识吗?”

赵老翰说:“我到是知道有个叫佐滕的,可是,五站里叫佐滕的有好几个,小鬼子这名起的,同名的太多,你问的是那个佐滕?”

“他也做粮谷生意,帮我卖过大豆、小米。”

翟书田这么一说,赵老翰一下子想一个佐滕来,赵老翰拉拢一个朝鲜老客,曾经跟这个佐滕打过交道。这个佐滕开过精米所,专门生产大米的。当年义和顺外栈也加工小米,义和顺外栈的在腰站建的,这个腰站就是附属铁道东侧。位置在瑞兴街以东,大正街以西。说来也巧,外栈东大门对过正是满铁独立守备队营房的西大门。义和顺外栈建有房屋五十间,有十多盘碾子磨,高粱米和小米都在这里加工。众多粮商挤到腰站,虽说都有自己的购销渠道,可是产生竞争是避免不了的。这种局面的出现,也让赵老翰兴奋异常。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不仅产品质量高,也需要使用一些手段。

义和顺的外栈就生产高粱米和小米。基本上还是原始方法生产,即用碾子磨来生产。高粱米销路不成问题,小米产量大后,一时有些滞销。当赵老翰得知每年销往朝鲜的小米达数千吨时,就决心打开出口朝鲜的大门。为此,就专门选朝鲜人当专职翻译。那个时候,日本已经侵占了朝鲜,并把朝鲜视同自己的国土,朝鲜人进入中国南满铁道附属地,享受二等人的待遇。赵老翰的意思就是想利用招聘来的朝鲜人,为自己打开小米销往朝鲜的路子。正好有个叫田若芊的朝鲜人,刚来到五站,听说义和顺招翻译,就马上来应聘。赵老翰一看小伙子不错,中国话说得也很流利,就聘用为自己的专职朝语翻译。同时,利用田若芊好与朝鲜人沟通的便利,让他参与小米销售。同时告诉他专门注意来此采购小米的朝鲜老客。那时,都把外地来采购货物的采购员统称为老客。

说来有点意思,田若芊来应聘时,报的名叫田村丰吉。中、日、朝三国人,一样的打扮,不说话的话,还真不好分辨。赵老翰还以为是日本人呢,就说:“我招朝鲜人的朝语翻译。”

田若芊连忙说:“我是朝鲜人,只是名字改成日本的了。这个吗是有原因的。”田若芊四下看看,没有外人,就小声说:“改叫日本名,生活好过点。再一个,我是汉城大学毕业的,他们限制我来关东洲。”

赵老翰听说是大学生,感觉非常满意,就点点头说:“在义和顺我就叫你本名,公开场合咋叫都行。”

就这样招了个朝鲜翻译,也打开了小米通往朝鲜的销路。同时,朝鲜老客通过采购小米的比较,认为义和顺的小米加工得细致,质量好,让人感觉诚实,受到朝鲜人的喜欢。所以,朝鲜老客来五站采购小米,必得是义和顺外栈的,别人家的不要!无形之中,赵老翰又得罪一部分人,当然赵老翰还不知情。但赵老翰知道这个佐滕卖小米,没想到竟然是翟书田,这让赵老翰无话可说。同时,这个佐滕也就是滕田请喝茶,来作陪的那个佐滕。

赵老翰皱了一下眉头说:“好几个叫佐滕的,我一个都不认识。等我回去问问。”

翟书田四下看看,把赵老翰拉到一边小声说:“吴大舌头来四平街,你可是把他得罪了,得小心点。我跟阚六说了,让他说你点好话。”

赵老翰惊奇地问:“这跟阚六有啥关系?”

阚六,大号阚朝山,是阚朝玺的哥,

“吗呀,这你都不知道呀。阚六他四弟跟吴大舌头合开的天增长,你说有没有关系?”

赵老翰一听,没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关系。心想阚六和他弟弟共同倒腾大烟卖,四平街新市场里不少人都深受其害。吴大舌头跟他合作,也不是啥好人。反正也就这样了,躲得了初一也躲不了初十五。与天增长“别把子”得胜的喜悦顿时被冲淡了,同时,感觉把玉花接回家真不是时候,如果此时自己出了事,玉花该咋办呀。

赵老翰一点心里准备也没有,也没想到会出啥事,只是翟书田说了提了几次吴大舌头。可见吴大舌头对自己铺子受到损失生气了。转过来又一想,这跟我赵老翰有何关系,买卖上的事,他吴大舌头还能动武不成?于是,赵老翰满不在乎地说:“虮子来例假,多大点屁事儿。有马老爷子在,到时候的时候他还能把我咋样?到是你呀,今年竞选会长又泡汤了吧。”

翟书田自认为自己在中国街里买卖多,当中国街商会会长是当然的事,没想到大多数商人不买他的账,所以,竞选自然落聘。

翟书田不好意思地说:“你要是在中国街说句话,我可是板上钉钉了。对了,赶紧进吧,马老爷子等咱呢。”

这时,马家大门开了,里面出来个人,一见面就说:“翟会长、赵会长都到了,秘书李朝余这厢有礼了。”李朝余说的这个会长,自然是已经内定的红万(卍)字会的职务,赵老翰和翟书田都当选这个会的付会长了。赵老翰已经是工商会长,称之为会长也没往心里去,但他还不知道马龙潭已经提议他当这个会的付会长了。所以,李朝余有此一说。

在李朝余引导下,俩人进入马家大院。突然旁边一间屋里窜出一个人来,他拉着赵老翰进了入另一个屋里。看到年轻的面容,赵老翰知道他是马龙潭的孙子——马万千。多年以后,赵老翰跟马万千成为朋友之交。赵老翰笑道:“咋了,这么神秘。要跟我说点悄悄话呀。”

没想到马万千却说:“你还笑得出来呀。你把天字号给整爬下了,吴大舌头找你算账呢。”

马万千的话,赵老翰虽然心里有些犯硌应,可表面上也得装着点,赵老翰满不在乎地说:“你真能扯,我有多大能水把天字号整黄喽?大不了就是在交易所‘别’了。再说了,无非是买空卖空他输了,我赢了。就这么简单,至于黄喽吗?”

这场在中国街粮谷交易所引起的竞争,起因确是郭松龄造反。天增长大掌柜以为可以趁机捞一把。结合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自治,当然会让人想到大豆流通受阻。流通受阻降价是一定的了。这是天增长大掌柜觉得身处中国街所以想到的。赵老翰的义和顺是在五站,这是什么概念,这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南满洲铁道附属地,不会受这种限制。所以,张作霖发布的政令,却有相当的国土上是不好使的。赵老翰首先看到的是不管张作霖独立不独立,大豆仍然源源不断的通过南满铁路向大连输送,流向世界各地。张作霖的独立并不是真想东三省独立,而是一种计谋、蛰伏。最终,张作霖还是想当总统,做总统梦。这就给赵老翰一个发财的机会。

赵老翰听马万千这么一说,知道这事传得很远,他能有此一问,一定是听到什么了。吴大舌头来拜见马龙潭,马万千不会听不说什么。不过是因为有马龙潭在场说好话,吴大舌头还不能对赵老翰怎么样。事以至此,怕也没有用。“我当过糟腿子,我怕啥!”想起杨润昌说得话:“吴督军的买卖多了,钱多得数不清。可赵老翰就一个义和顺,倒闭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赵老翰坚信冥冥之中一定会有人相助的,这才能使义和顺躲过一劫。

其实,天字号铺子的倒闭,跟赵老翰是没一点儿关系,天字号不是因为买空卖空赔了。在当时,天字号主要产品是生产豆饼,其副产品豆油用于出口或其它。而它豆饼的生产,主要是卖给日本。别的国家没有进口豆饼的,日本农民是把豆饼用做肥料,而东北农民也不需要豆饼做肥料。这就是豆饼比豆油更引起人们的关心主要原因,是因豆饼能出口到日本,才引起关东经商的人都争先恐后开油坊的。没想到,进入民国十五年,即一九二六年前后,日本农业不再用的豆饼做肥料了,改用新出现的化肥了。日本就不再进口豆饼,而别的国家不用豆饼做肥料。豆饼无销路,这就使当时大量生产豆饼的东北全都陷入困境。所以生产豆饼为主要产品的关东的油坊业,日子相当不好过了,不少小油坊早已经停产。大点的油坊虽然多挺了些日子,也没躲了恶运。在五站这疙瘩,最先关门的是德懋昌的油坊,这家宣统元年开张的老油坊,民国十四年就停产了。玉成隆油坊这个宣统元年开张的老油坊和同甡和一样民国十五年停产。义和顺新油坊只挣了两年好钱,也停产了。其实,赵老翰早就该停了,可他不甘心,民国十三年才建的油坊,全套新式榨油机,说停就停能说得过去吗?但是,豆饼的经营不会以赵老翰意愿行事,他仍然脱不了油坊关门的恶运。时间到了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赵老翰挺不住了,终于把他的油坊停产。同时停产的还有富盛成、富盛长两家的油坊。这两家铺子跟富盛泉是连号,大东家都是曹廷璞。

李朝余在外面提醒马万千说:“你俩先别在这嘎嗒唠了。老爷子该着急了。还是请赵会长到客厅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实小说:赵老翰在四平街传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翟小鬼说事示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eg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