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初识史铁生,缘于《我与地坛》。仅一篇文章,我就记住了这个坐在轮椅上写作的人。
每个写作者,开始和坚持写作的原因各不相同。
像池莉,她说自己选择写作,是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只喜欢和文字相处。
对于鲁迅,学习医学,是为了医治像他母亲一样得病的人;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无数个麻木的灵魂。
对于一些人,用现在流行的一种很傲娇的说法,是他们除了写作,其他什么也干不了。
这种说法,对于他们,是骄傲的谦虚。而在史铁生,却是实实在在的单项选择题。
二十岁,用他自己的说法,“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
每天推着轮椅去地坛,像上班一样,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以及为什么要出生。
母亲很担心他,却不敢表现出来。在为儿子找工作被拒绝后,还是一趟一趟地往劳动局跑。
“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静。”
写作,既是情感的宣泄,又为他提供了一个出路,一种生的可能。
腿到不了的地方,笔却可以。
02
史铁生说他的记忆力很好。确实,他能将记忆中的人写得栩栩如生,将久远的事写得引人入胜。
身体的缺陷,在写作,或许是另一种优势。
由于身体的原因,史铁生的笔触更加细腻。在他的笔下,小院、土地、阳光、风、蜻蜓,都是灵动的,他和它们是平等的。平视的世界和俯视的世界,应该很不相同吧?
他总是透过一个人,来写一群人,来写这群人所处的社会大环境。
还有生死、信仰等话题,他也远比别人写得透彻。他说: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
03
而相对于直面生死,更难的是如何与自己和平共处。
人的一生,要遇见很多人,处理很多关系,但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与自已的关系。
“我”和“自己”,其实是两个人,他们往往是不统一的、存在矛盾的。
很多人对自己不满意,不能真正接纳真实的自己。
对于史铁生,这种调和显得更加困难。肉体是一具皮囊,远没有灵魂高贵。但当它出现问题时,你才会知道它的重要,它还会时刻来折磨你的灵魂,摧残你的意志,让你痛不欲生。
是写作,给两个自我一种调和,让他暂时忘记身体的局限和疼痛,获得些许的自由和安慰。当然,还有经济的独立和生活的保障,是写作让他有尊严地活着。
最后,推荐这本《记忆与印象》,给亲爱的你。
Hi,我是丁香与海。
坚持原创,分享美好,希望你能喜欢。
欢迎——关注、喜欢、留言和打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