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方绘画 500 年》印象(下)

《西方绘画 500 年》印象(下)

作者: 人间的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0:59 被阅读92次

近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西方绘画 500 年》的展览,这些藏品来自东京富士美术馆,其中有许多名家的作品,从中可以一窥他们的技法与风格。以下选了一些我印象较深的作品,非专业地谈谈直观感受。另五幅见《西方绘画 500 年》印象(上)

《忧郁的少女》 柯罗

柯罗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很到位,塑造出了沉静阴郁的氛围。背景是暗色,尤其是下半部分,与深色的衣裙融为一体,仿佛黑暗要吞噬画中的少女。女孩低垂着头,脸部明暗对比强烈,看不清表情,似乎在沉思,似乎在哀叹。画家没有细致描绘人物的细节,但很好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气质特点,这种冥想式的忧郁气质,据说也是画家本人的写照。

《挖炭农夫和村舍》 梵高

这幅画是梵高在纽南时期的作品,他在纽南开始真正投入油画的创作中,画了很多以农民为主题的现实主义画作,通常用灰暗的色调来表现出农民生活艰辛的一面,表露对其情感上的关注。这幅画同样如此,画面整体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人物隐没在背景中,房子前画面左下角的色彩则较为丰富、浓烈,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厚重的笔触,色彩的叠加,画家情感的表达大抵就藏在其中。

《奥维尔的环路》 塞尚


塞尚在 1873 年搬到了奥维尔,开始潜心于风景画的创作,得到毕沙罗的真传后,他对风景的刻画开始成型。这幅画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延伸的小路与伸向天空的树枝凸显了空间的纵深感,弯弯曲曲的树枝浸入天际,有一种奇特的效果。塞尚用色也很浓厚,尤其是画面右侧的绿色。整幅画的前景色彩丰富,与天空的冷色形成鲜明对比,颇有层次感。画中的屋顶则有了后期作品中几何形状的影子。

《读书的女子》 雷诺阿

我看这幅画的第一眼就被它的色彩所吸引,蓝色和橙色的帘子、冷色的挂毯、红色的椅子和裙子、白色的衣衫,色彩饱满又搭配和谐。隐藏于色彩中的纵向线条也达到了某种统一,线条粗细的变化和色彩深浅的变化都带来一种情绪的丰富性。在较深的背景下,画面的主体——背对着我们的女子,则是以浅色凸显,似乎光线都聚集到了她身上,同时又成为了切分画面的对角线。女子斜倚在椅子上,注意力集中于书,看不到她的正脸,更引人去遐想她的世界。

《马戏》 夏加尔

夏加尔的画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这幅描绘马戏表演的画梦幻而怪异,如同出自孩童之手。远处的观众用简笔带过,非常可爱。右侧手持大圈的小丑体型巨大,有一种压迫感,左侧拿着鸡的人站在女骑手的白马上,看似不可能的场景,在画中奇特地表现出来。在蓝色背景下,细部的色彩也很有想法,例如中间戴面具的人的面具和裙子。各种大小线条、格子叉叉让画面变得有点「脏」,看似杂乱无章,夏加尔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绘画 500 年》印象(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f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