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动(二)

作者: 画萍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00:21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接上一章的行动来说,影响行动的还有情绪、身体激素,另外行动完成及时复盘也是很重要的。

    情绪管理

    如果我问中国的五行有哪五行,应该很多人都能答的上来,金木水火土,那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你能立即说出来吗?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思索一阵之后,告诉你水克火,这个大部分人能答对,但是水生什么,火生什么,就只能靠猜了。很多人想记住这个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用的是联想法,比如金克木就是斧子砍木头,水生木就是浇花,那金生水怎么联想呢,自来水龙头出水?这样虽然可以记,但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我现在告诉大家一招,假设我们的四季对应五行,该怎么对应,你们会说这四个对五个怎么对应的上,别着急,我们先把能对应上的对应了,比如火肯定是夏对吧?春对应的是木,冬天结冰对应的是水,秋对应是土还是金呢?说到这里,我跟大家透个底,我也是知道这个对应关系后,才知道古人有多么聪明,大家都知道一个词语叫金秋吧?当时我理解以为是叶子是金黄色,所以这么形容秋天,其实是因为秋天对应的是金,古人特别考究阴阳五行,如果只是拿颜色来形容秋天岂不是太小瞧他们了,所以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呢。这样春对应木,火对应夏,金对应秋,水对应冬,那土对应什么呢?中医中有一个概念叫五季,为的是让五季与五行对应,五季多出来的一季是仲夏,也就是土对应仲夏。因此连起来,即春属木,夏属火,仲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为什么要说这个概念呢,我们记四季的顺序不会记错对吧?而仲夏又在夏之后秋之前,当我们知道这个对应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就很简单了,顺着季节走向即是相生关系,每相隔一个季节就是相克关系,是不是很神奇?

    所以人们常说金木水火土,其实应该改一下,该叫做金木土水火才对,这才是一个克制关系的口诀。当我知道五行与季节有这层关系后,我就开始了我的研究,然后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要强调天人合一了,老祖宗简直将人于世界的关系看得太明白了。那说了这么多,你们会问这跟情绪有什么关系啊,搞得像是说玄学似的。

    我现在就赶紧解释下,五行我们如果不知道它的内在,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的话,就可能过分低估这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绝世法门了。它与五季有关系,还与我们的情绪有关系,不仅如此,五行与我们的健康、食物、养生都有密切关系,当你懂得了这套理论,也许能立刻通透了些什么东西也说不定。

    情绪五行图

    按照心理学认为的人有四大基本情绪:喜乐、愤怒、悲哀、恐惧,也是符合上图的情绪相生相克图中的元素,通过这张图,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情绪之间的联系。

    我们从喜开始说,喜属火,火克金,而悲属金,怎么理解呢,比如某人与情侣分手,悲伤之下选择了坐飞机去往另外一个城市,而处在伤心的情绪中他,正好看到自己买的彩票中了一等奖,他开始狂喜,你们设想下你是他的话,你还能很悲伤么,你的情绪被喜替代了。他开心的不得了,心里想着前任:“让你小样跟我分手,你看这下老天眷顾我,让我有这么多钱,我会找个比你更好的。”结果正开心的想入非非之时,飞机出故障了,听到飞机里播报遇到事故,服务人员正在紧急处理事态,让大家不要慌张。他这么一听,还能再高兴得起来么,内心又被恐惧所占据,这个时候,惊恐万分的他吓得脸色发白,心想难不成就这样丧命了吗?等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冷静下来,用理智思考自己还能做哪些事,坏事已经发生了,既然无力改变,就做还能做的事吧。他打开手机,在上面写下留言,如果失事希望这部手机能给家人传递一些信息,给前任她发一个信息请求她原谅,理智思考战胜了他的恐惧。这时候又听到原来是驾驶员的操作失误,导致了飞机出现问题,他又开始愤怒,愤怒战胜了他的理智,开始破口大骂,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当看到地平线时,想起自己的家人还需要照顾,他又开始悲伤,也顾不上再发火了,正在他伤心的时候,飞机故障被解决了,所有人都兴奋的大叫起来…

    看完上面的例子,我们是不是就明白了情绪五行关系图的相克关系,那相生关系怎么理解呢。一个人闲的没事的时候,最容易焦虑,这是因为没事最爱乱想,所以思多了容易生悲,而悲多了呢,容易生恐,当一个人看待事物极度悲观的时候,正是他特别恐惧这件事情。恐惧多了又容易生怒,你看有些人为什么别人稍微说他点什么,他就反击,就是源自于他内心的害怕,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越是自尊水平低的人越容易发怒。而怒又能生喜,你会发现有些人不快乐,是由于常常把什么事都憋在心里,当他去咆哮,将一切负能量爆发出去一会,反而内心开始如释重负,又能快乐起来。喜能生思,当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他的情绪是积极的,工作状态也就回来了,就可以做出更多有利的正确的思考了。

    要注意的是,人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有一种情绪,一个人不能同时又开心又生气,另外的情况是一种情绪升起,并不能立即消散,也就是虽然我们知道相生相克的原理,但是不能指望情绪刚一产生,就用另一种情绪压制,情绪也需要让它飞一会儿,等情绪能量削弱一些了,再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来引导情绪。

    当我懂得如何通过相生相克引导情绪后,我对自我掌控感更有了信心,反而不容易有大的情绪波动,因为人总对于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才会束手无策,才会产生焦虑、纠结等负面情绪,焦虑就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为什么在没有工作任务的放假时期玩手机玩游戏会觉得很轻松,但是当我们在有工作时心烦想通过手机和游戏解除烦恼,结果不仅不轻松,反而更加焦虑和不安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没办法掌控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工作,何时有动力工作这样的未知感,让我们焦虑,而手机和游戏又耗费了宝贵的时间,让我们自我效能感更低了。

    1950年,沸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

    (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筋疲力尽而且一阵阵战栗。她抬头眺望远方,只见眼前雾霭茫茫,仿佛陆地离她还十分遥远。 她越游越心虚,越来越没有信心,最后终于宣布放弃了。

    于是,浑身瑟瑟发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了小艇。

    小艇开足马力向前驶去。就在她裹紧毛毯喝了一杯热汤的工夫,褐色的海岸线就从浓雾中显现出来,她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滩上等待欢呼她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她距成功只差一百多米。她遗憾地说:“要是我知道距离目标真的这么近,无论如何也会坚持到底的。”

    每次我悲伤的时候,我会选择让情绪多流露一会儿,我想静静的观察那种悲伤的感觉,等我想要终止它时我就想想快乐的事;每次我被别人影响而发怒时,我就调动我的慈悲之心,想想这个人多可悲啊,他自己处在完全不懂的低认知状态还不能自省;当我感觉到恐惧的时候,就用理智告诉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点别的事情,你看当我们有了对策之后,情绪就不再是操控理智的主人,理智有了能跟情绪平起平坐的话语权。

    “那时,我还没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做作,高贵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中的。”                                                                                              ——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

    有人说自己不快乐,按照情绪五行图,自然是通过调配把自己的怒发泄掉,然后减少恐惧焦虑。关于生气发怒有人提到可以使我们的情绪解离,就是把一个不好的事物想象成一个搞笑的东西,先找到自己不快乐的因素,比如讨厌的同事,你就想象他是只乱说话的鹦鹉,每次这位同事再来烦你,你就把他说的话当做鹦鹉在叽叽喳喳。不过这招我试过并不好使,我觉得最好使的办法是像蜡笔小新的妈妈那样,通过攻击(别伤害到自己)一个玩偶,或者敲击一些乐器,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出去。减少恐惧的办法有一招叫直面恐惧,当你把最担心的事写出来后,想想后果大不了就这样,恐惧就会减小很多。焦虑的话就是找人诉说,或者把焦虑也写下来,也可以做些深呼吸舒缓自己紧绷的神经,告诉自己一切都能好起来。另外减少焦虑的最直接办法是尽量减少与自己的对话,当自己一直给自己解释的时候,一般控制不了最终走向,不要尝试自己去战胜、说服另一个自己,这是徒劳无功的,减少对话的好处就是,不要尝试给自己找理由的机会,直接动手做就好了。

    你以为这样就能让人快乐吗?并没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回过头来看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了ABC情感模型。A代表我们经历的事情,B代表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理解,C是我们对此产生的情绪反应,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理解、看法产生了我们对应的情绪。想起了曾经对我侄子做的实验,他从小看熊大熊二这部《熊出没》动画片,我就问他,狗熊吃人吗?那个时候他已经六岁了,他非常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不吃人”。而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有部叫熊的力量、狼的速度、鹰的眼睛具体什么名字记不得了,但是我4岁就知道熊是只凶猛的野兽,以致只要是肉食性动物都是伤人的。我跟我侄子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当我们同样遇到熊,我的本能是害怕要逃跑,而他可能会开心的想和它做朋友吧。

    快乐是个复杂的系统,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快乐,得让他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是他所谓的“快乐”?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有些人明明他的生活在别人眼里简直幸福快乐无比,但是他自己完全无感知。有句话叫注意力在哪儿,情绪就在哪,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事情是快乐的,但有些人根本没有对这件事有注意力,也没有感触,当然无法产生同我们一样的乐观情绪。

    福尔摩斯跟华生露营在野外,两个人在草地上睡着了。

    醒来后,福尔摩斯问华生,“你向上看看到了什么?”

    华生说:“我看到了浩瀚的星空,这是由成千上万的星星构成的美丽画卷,如此深邃迷人。”

    福尔摩斯:“这说明了什么?”

    华生思考了一会儿,说:“从天文学上来说,它告诉我至少有上万颗恒星。从占星术上说,我观察到土星在狮子座。从钟表学上,我推断现在大约是凌晨三点。从神学上说,在上帝面前,我们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从气象学上说,我认为明天天气会很好。你觉得呢?”

    福尔摩斯沉默了一会儿,说:“有人偷走了我们的帐篷。”

    这就是虽然我们提供了这么多解决办法,依然还觉得不快乐的原因。要想快乐,先得破执,我们得能自己感受到快乐,愿意为简单的事情快乐,而不去追求那种理想中的究极快乐,把自己必须怎么样才是快乐这种执念破除掉,往往执念是我们获得快乐首先要克服的内心魔障。快乐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在意义的章节中还会讲述幸福快乐的其它方面内容,影响快乐的因素太多了。电影中的桥段也证明了想让人哭要比想让人笑简单的多,哭的话直接放些妈妈孩子凄惨的画面就有人哭,想要怒,想要恐惧,都可以有简单的办法很快速地调动观众们的情绪,唯独想让人开心的喜剧,不仅动作情节都得精心设计,语言也得有趣,面部表情得跟得上,节奏要好,还不能用已经被大家知晓的重复使用过的段子,否则还是没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太多的喜剧大师都有抑郁症的原因了吧。

    其实一直感觉到快乐是不现实的,人生苦短,最佳的情绪不是快乐而是一颗平常心,让你能平静的面对事物。通过情绪五行你会发现所有的情绪在此消彼长中,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最佳状态就是类似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而佛家说不喜不悲,我觉得情商高手所追求的境界不是完全对事物没有情绪感知,而是能够很快的平静下来,是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所以情绪最终追求的是平和安静,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强大的自信,自信又来源于高自尊,高自尊的表现又源于自律。自尊心脆弱的人一旦感到被伤了自尊,便容易产生怨念,有想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处理解决,会产生报复的念头,做出不合常理的事情来,所以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到良好的情绪控制,也在对待他人时给别人留有余地,伤什么也别伤别人的自尊,如此不仅是为别人好,也是为自己好。佛家所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做了坏事就要担心所结出来的恶果。王阳明临终前说:“吾心光明,夫复何求?”,让我们拥有一颗怀有善念慈悲的心,去对待万物,善良是一个人永远不要失去的品质。

    当时在网上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张扣扣为母报仇杀人案,就是因为被张扣扣所杀的三人,他们坏事做尽,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1996年,张扣扣的母亲和邻居王家三父子争吵了起来,就因为张扣扣母亲朝王父脸上吐了口水,触痛了王家三父子的自尊心,开始对张扣扣母亲实施暴力,而杀害了张扣扣母亲的王父长子并没有得到制裁,反而是其弟弟因未成年去顶替了王父长子替其坐牢。在当时,张扣扣和他姐姐都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姐姐回忆说: “一开始我和弟弟都在旁边,他们三四个人跟我妈吵起来,还掐我妈的脖子,我妈的喉咙都破了。到了最后我爸过来了,跟我妈说‘走吧,他们人多,算了。’拉着我妈就走了,但是王自新(王父)喊着说,‘打死她,打死她我给她抵命’ ,说完后王富军(王自新第二子)拿着棍子就把我妈打倒在地上,没到两分钟我妈就昏迷不醒了。如果母亲当年没去世,不会有今天的结果。我和我弟弟一样,都忘不了他们是怎么把我妈妈打死的。”

    张扣扣在口供中也详细描述了他的心理经过:“王三娃用木棒将我母亲一棒打死,我也在现场,当时我年龄还小,只有13岁,我就想拿着刀将王三娃弄死,最后被我爸爸拉住了,当时我看到我妈鼻子口里都是血,心里非常痛苦,我就发誓一定要给我妈报仇,我还大声说:‘我不报仇,我就是狗日的。’从那之后一直到现在,我心里一直憋着这股仇恨。”

    另外再说下关于情绪五行图的内容,我们要知道多思伤脾,多恐伤肾,多喜伤心,多悲伤肺,多怒伤肝,而在每个情绪旁边我写了一堆小字,这些小字也是与五行有关系的,在中医五行里讲,想要调理对应身体部位,可以按颜色来吃对应的食物。

    土的代表色为黄色,多吃黄色的食物甘薯、橙、南瓜、黄豆、玉米有利于脾,而土又具有仲夏和甘甜的品味,所以在仲夏时期多吃甜食能补充脾气而属火的心也滋养属土的脾,所以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补肾多吃黑色的食物:黑枣、黑芝麻、蓝莓、乌梅、木耳、香菇、桂圆、黑豆,冬天吃咸的东西也有利于补肾气,当然要适宜不能过量,吃利肺的食物当然也有利于补肾。

    养心吃赤色食物:红豆、红枣、西红柿、胡萝卜、红辣椒,夏季要养心,根据五行相克原理,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冬季里补养肾气对于夏天的心火也有克制效果,是为有远见的方法。

    那么金代表色为白色,就要多吃梨、百合、银耳、白萝卜、山药、杏仁。木为绿色,多吃青菜、白菜、菠菜等绿色蔬菜。

    我们熟知了五季与食物对身体的影响,然后运用相生相克的关系,来帮助补气或是去火,你看这样我们又理解了如何养生,老祖宗的东西真的是好。

    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需要调理呢?关系图中的唇对应脾,耳对应肾,舌对应心,鼻对应肺,眼对应肝,通过这样的对应关系观察面部,比如鼻子上起痘、红肿,眼睛不舒服等,都是身体对应的部位发信号告知你需要呵护了。

    抱怨

    我要单独说下这个情绪,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让我们感到不尽如意从而抱怨了,工作里不被上司赏识——抱怨,遇到难缠的客户——抱怨,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琐事——抱怨,只要你想抱怨,简直处处都可以抱怨,这比找快乐简单多了。但我们仔细想想真的让我们特意去找要抱怨的那些事时,你会发现有些事太小也不值得提及,真正要抱怨的事其实很少,而在产品经理的眼里,其实用户的抱怨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痛点啊,你看可口可乐糖分太高,用户抱怨,那就出一款无糖可乐呗;嫌手机网络速度慢,结果手机网络从2G网不断发展,到3G、4G、5G…。这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就是我们虽然觉得经常“抱怨”会让别人觉得你牢骚满腹,招人烦,但另一个方面也告诉我们这就需要改变啊,当我们把一个个抱怨解决掉,就会感受到幸福。

    抱怨是改变的开始。

    那有人说这些事都是别人的问题,别人不去改变,我有什么办法?这就要说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和影响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影响圈和关注圈。

    关注圈指的是自己关注的东西的总和。比如,国家大事、新闻、股票等。影响圈,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影响或改变的东西,比如目标实现、工作、学习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蓝色的关注圈区域很大,红色影响圈区域很小,说明把精力过多耗费在过多与自己无关的事务上。如果红色影响圈区域很大,蓝色关注圈区域就会相对变小,将精力花费在建立自己的影响圈上,是对自己价值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还记得目标这一章问过的问题——客观条件真的不能被改变吗?毛主席一介文人怎么想的去闹革命,如果他每天以看报纸的方式关注国家的命运,就是把国家的命运当作关注圈来处理,那也就没有后面的毛主席了。在新冠状肺炎病毒期间,很多人估计像我一样,打开疫情数据图,看看疫情每天增长了多少,这就是关注圈;但还有一批人,他们直接向抗疫最前线进发,他们逆流而行去支援武汉,他们做的事就属于影响圈。

    现在我们能区分到底什么是关注圈和影响圈了吧?那有这么一种情况,当公司出现问题,你去向上级领导反映汇报,领导说知道了,过了几天依然这个样子,你接下来怎么办?我猜很多人都想我已经做了影响圈该做的事了,那领导不改变我有什么办法,是不是我们都遇到这样的情况,感觉这件事已经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不再属于影响圈了,真的是这样吗?

    判断事情到底是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很难,所以才有《尼布尔祈祷文》中所说的话: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关注圈)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影响圈)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如何区别)

    什么时候让我们平静对待?什么时候让我们勇气对待?想象下当我们非常想要做成某一件事的时候,会不会拿出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势如破竹,敢作敢为?如果明天公司都快倒闭了,你也不急着去解决问题,因为你觉得这是老板的公司。那家里要是失火了,你是不是也乖乖等着消防队员来,因为这是消防员的事,等到家都烧没了,就埋怨消防员来的晚了吗?

    所以区分两者的判断条件是去做还是抱怨。

    把这个点放在抱怨里来说,为的是让我们能意识到,当我们想抱怨的时候,想想我们能做什么,因为抱怨就是改变的开始。

    身体激素

    行动受情绪影响,身体激素是让身体产生化学反应缔造出情绪的关键因素,听心理专家讲座说,一个人失恋后,如果一直很悲伤,调整不过来,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可以去找心理医生,开点百忧解之类的药先调节下身体内的激素平衡,将心情调整好了,让自己恢复到一定的理智状态,才能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

    身体激素对我们的行动影响至关重要,曾经有个新闻说一妈妈正在买菜回来的路上,看到自己的孩子从阳台上快要摔落,她扔掉了菜,加速奔跑,总算赶在孩子落地之前接住了他。后来消防员试验,那个距离很多训练有素的消防员都接不住从相同楼层高的楼上掉下来的替代品,而这位妈妈未经训练,竟然跑出了超越一般人的速度,这简直就是奇迹。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因为体内的肾上腺素飙升,让自己突破了身体机能限制。

    既然激素与我们这么息息相关,那我们就有必要简单了解下身体中常见激素的秘密。

    · 苯基乙胺(PEA):是一种神经兴奋剂,让人有“来电”的感觉,紧张的时候也会产生。爱情使人变傻就是源自于它,同时,巧克力中的PEA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多的一种,所以巧克力是一种最佳爱情食物。

    · 多巴胺:让人有安全感、满足感,使人感受到快乐和爱的幸福,并让人持续做快乐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吃巧克力或是当跑步超过15分钟以上,大脑也会分泌出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 内啡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

    · 催产素:催使人有依恋的感觉,在母亲喂乳时也会产生。

    · 血清素:能帮助我们放松心情,认识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血清素缺乏时,注意力集中会困难,并常伴随压力和厌倦感,如果血清素水平进一步下降,还会引起抑郁。

    · 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

    · 皮质醇: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皮质醇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若没有皮质醇,当狮子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只能吓得目瞪口呆动弹不得。借由积极的皮质醇代谢,身体能够启动起来逃走或者搏斗;长期处在压力状况下,皮质醇会增高,它的负面效应会使血糖升高、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性欲减退以及极度疲劳等等

    · 瘦素: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

    · 睾酮:维持肌肉强度及质量、维持骨质密度及强度、提神及提升体能等作用。

    立刻行动,忘掉拖延

    前面啰嗦了那么多,为的是什么呢,不仅是为了说明行动这个模块有这么多关联的知识点,还是为了弄清楚解决一个人的行动力是多么的不容易,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行动这一章不止是为了指导自己如何行动,也是来管理他人如何行动。当你安排公司里早上做晨操,观察到他们没精打采是不是就能判断员工们精力不足?当你要管理安排别人去工作,对方脸色难堪,是不是能了解下对方是压力问题还是情绪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好的领导就是营造氛围,氛围是什么,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亮剑》中的李云龙说:“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是狼,一群狼都能把老虎干掉!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他带出来的队伍就是有狼性,在他的指挥下所有战士能发挥自身120%的战力水平,见到敌人就满是战意,毫不犹豫执行任务,这就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秘诀。

    在《精力管理》一书当中描述“如果你每次做某件事之前都需要思考一下,那么你很可能不会长久地坚持去做这件事。”

    人们不行动究其背后原因,要么是问题不够急,要么目标不够明确,要么压力不够大,要么痛苦不够深,要么欲望不够强烈,要么意志不够坚定,如果你没有痛彻心扉地痛一场,也许你永远也不会痛改前非。

    这个“痛”就是觉知,想要做不一样的事,势必要发生一些改变。我们用积极的心态,试着用“试试看”替换“我不行”。

    改变还可以从塑造习惯开始,或是善用鸟笼效应。

    一、塑造习惯

    习惯形成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为了寻求更省力的运作方式,这符合大自然的最省力法则。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个原理,塑造我们的习惯。当做某件事的习惯养成了,就形成一种自动化反应,建立了一种脚本化运作,如同饿了要吃饭,困了想睡觉之类的本能反应一样,根本不需要调动我们的意志力,甚至都不需要思考,做事就顺理成章完成了。

    我有个朋友做程序员工作,原来很爱玩游戏,现在晚上回到家没事干,怎么办呀,敲会儿代码吧,他就把敲代码变成了一种习惯代替了原来玩游戏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想养成新习惯却失败了,以至于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因此刚开始时要降低习惯的难度,再通过五步法建立习惯:第一步,明确我们建立该习惯的好处是什么,不要难度太大,太复杂的习惯;第二步,设计触发该行为的情景(该情景最好不要在特定地点,比如在地铁上,这样周六日,或者一段时间不乘坐地铁,那么这个习惯就容易建立失败);第三步,保持练习坚持一段时间,时间大概在16-21天以上,每天至少2小时,不要间断;第四步,每天完成后想想成就感,不断强化习惯的好处;第五步,升级迭代这个习惯。

    而就算一个有难度的习惯,其实超过16天以上,我们也慢慢适应了。

    二、利用“鸟笼效应”增加行动力

    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影响了,成为了笼子的俘虏。

    这个效应怎么使用呢,曾经学电脑用photoshop绘画的时候,如果想画一个人物,该怎么画呢,老师告诉我们要新建两块画布,第一幅画布是我们最终完成的画布,比如建立一个1920*1080,72分辨率大小的画布(正好是大多数电脑显示器的尺寸,适合做壁纸),然后把人物大致的体态结构简单画出来,画出轮廓即可,这样好准确知道人物头部的大小。那么第二幅画布就是新建一个该头部大小的尺寸,然后把分辨率从72改到300,这样的操作相当于把过去的画面扩大了4倍,然后就是在第二幅画布上绘画人物的脑袋。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画布越大,越容易勾画细节,有细节的作品才能成为好的作品。当把这个脑袋画完之后就可以复制,按比例缩小粘贴到第一幅头部那里。这样这个人物就有一个非常生动有细节接近完成品的人物脑袋了,我们也就看不下去自己一直有个只有漂亮脑袋的残缺作品了,就会有动力将身子画完,身子画完又有动力把背景画完,从而作品就在这样的鸟笼效应流程里完成了。

    这个原理其实在纸上绘画也是一个道理,大多数人都喜欢先把人物脑袋画出来再画身子,很少有人倒着画的。利用鸟笼效应的原理,我们也可以将重要的事情先完成,别人再来打扰你,就无伤大雅了,你会有动力继续完成边角料的部分,也不会让你再耗费大量精力来重头思考了。这也就是采铜所著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所说的“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提出三明治模型的道理了。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效应和法则,要想到这些效应法则该如何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去,而其实古代先人们早就把这些生活哲理告诉了我们。比如鲶鱼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效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效应法则来促使我们行动?

    拖延

    有没有发现之前的内容我根本没有提到拖延二字?因为真的下决心行动了,我们根本想不到自己要拖延,只想着何时做和如何做,把拖延这个词换个词来代替,改成准备或是休息是不是就豁然开朗很多。拖延并不可怕,怕的是认为拖延后产生对自己负面的影响,自责、压力这些负面情绪需要花更长时间去解决。老把拖延挂在心上,那就真有可能拖延了。曾经有个试验,让受试者看了相关与年老、笨重这样的词汇,结果他的反应也开始变得迟钝了,这说明词汇影响了受试者的潜意识,继而潜意识又影响到了他的行为。

    当人们用词汇无法唤起一个相对简单的思维框架,那么也很难产生一连串的相关行为。20世纪50年代,塔希提岛上频繁出现自杀事件,后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是由于塔希提人认知里没有“悲痛”这个词汇,他们感到悲痛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种情感,也就发泄不了这种负面情绪。悲痛是人本该拥有的情感,可拖延症这个词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发明这个词的人不是让我们拿这个词给自己随意贴标签用的。

    小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拖延症这个词,就是看完电视写作业,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也过得很快乐,长大后知道了这个词,很长时间拖延症就变成了自我批评的领头羊,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问题有病症的人。这和曾经吵得沸沸嚷嚷的“戒网瘾”没有什么区别,本来就是上个网,玩会儿游戏,结果搞得很多人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了“网瘾”。那么到了今天谁还提这个词呢,谁现在还不上个网呢?想想看有人老是看到或是联想到感人的画面就流泪,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悲伤症呢?

    如同“网瘾”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达到去精神病院戒网瘾的地步,我们大多数人也不需要用“拖延症”给自己暗示,导致事事都拖延,好像有了借口。拖延说白了也是因为行动力不足,前边讲了解决行动力的很多方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害怕自己准备不足。害怕准备不足从而过度准备,迟迟不肯做接下来的事情。过度准备的好处是让自己拥有安全感,坏处当然就是待在舒适圈里不肯行动了。如何避免过度准备呢,《指导生活的算法》一书提供了方法叫37%法则,是说先观察前37%的选项情况,从第38%开始,只要感觉比前37%的好,就马上决定选择。我们选择困难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帮我们决策,37%法则同样也能用在拖延的过度准备上,也可以说当我们准备到心里预期37%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行动,告诉自己再准备下去也可能用不到了,还是那句话先完成再完美。

    复盘

    复盘,本身是一个围棋中的术语,是指棋手在下完一盘棋后,要把棋子按照上一盘的顺序重新在棋盘上摆一遍,分析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研究怎样落子会更好,从而提升下棋的经验。

    为了保证我们做事情能获得成长,让我们越做越好,我们也需要像下棋一样总结经验,将其内化为功力,而这就是复盘。这里的复盘,是联想集团柳传志首先在企业管理领域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回顾和梳理,经过认真反思和探究,找到关键问题并应用到下一次行动中,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

    复盘不需要等到事情完全做完才开始,阶段性的结果也是结果,可以随时复盘。而总结经验时不要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要意识到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做到客观冷静地分析。也许过程中会分析出来各式各样的原因,我们要抓住重点关键点,在下一次行动中修正这些因素,将经验内化成能力,这样就能保证我们获得了成长,不会白白浪费过去的辛苦努力和付出。

    所以实现目标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可能一开始没办法做的那么详细。没关系只要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累积经验改正不足,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说到复盘就要提到一个模型——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首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1. 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 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 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 A (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包含了从计划到执行再到复盘的过程,对于个人或是团队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模型。

    信念

    二战时期,英国在气势汹汹的德国纳粹军攻击下危机重重。在没日没夜的轰炸声之中,丘吉尔却在广播中对全国人民咆哮道:“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是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名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在隆重且又稍显冗长的介绍后,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地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的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 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戴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不放弃,第二原则是当你想放弃时回头看看第一个原则:永不放弃!

    信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坚定的信念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往往我们做事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产生迷茫的时候,信念能带给我们力量,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我们也可以高喊“Never give up!”"说到做到!"作为我们的人生信条。

    最后要给我们的行动加点甜头,可以是想法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一个积极向上的行动,目标达成必然是开心的让人羡慕的。最后用唐代诗人孟郊写的《登科后》来描述下达成目标的欢喜之情,一旦完成心愿,昔日的痛苦也便烟消云散。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章 行动(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ft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