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

作者: 揽月轩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00:00 被阅读255次
    写在前面:这么长的文字,估计看的人不多。有一些情怀需要记录,虽然写得不够精彩,但还是要写的。本来是写给自己看的,也就无所谓阅读量。凡人的知音本来就不多,因而凡人要懂得自己欣赏,懂得感怀,不要奢望唠唠叨叨也会引起共鸣。——揽月轩记

    30年多前,阿造是乡里上顶好的书法家,对联铺清清简简,摆放兰花小盆栽。一个叫阿临小男孩某天下午玩耍经过,觉得好奇,探着小脑袋看阿造挥洒,直到黄昏阿嫲气吁吁地找到他回家……

    从此,阿造的对联铺有了一个小观众。

    白天,阿临踮着脚静静看,生怕打扰了那“沙沙沙”的美妙。阿造是一个专注无声的独行者。

    阿临有时想晚上去看对联,但阿造这个点不写对联。阿临从小就喜欢看人,他觉得阿造跟其他大人不一样:晚餐,用陶瓷小酒盅喝玉莲液,花生米和小鱼干佐酒,酒足饭饱后摇头晃脑拉二胡。阿造的生活在当时挺小资的。

    白天,阿造边写对联,边喝茶,听着收音机播放的潮剧。经常是写几幅联后,就停下来啜几口茶;经常喝够茶抽够烟,吃了一把花生米后,才开始一顿一挫地挥洒。刚开始,阿造不苟言笑地写,后来似乎找到观众,边写边念。他肚里都是对联,阿临偷师也懂得很多字,特别是一些可以向同学、大人显摆的繁体字。回家后,阿临也自个琢磨涂鸦。记不得如何写的,多去阿造对联铺看就可学得。

    一年一年的春节,节日的脚步近了,阿造要准备很多对联,这个时间要经常去看,阿临想。三乡六里清一色是阿造的对联。阿临不明白阿造这么好看的毛笔字是谁教的,又不敢问。阿造也从不告诉阿临。后来,阿临从大人的闲聊中,知道阿造写的是一个皇帝自成一家的体。阿造的字是沾了富贵气的,字体乌圆光,因而很得乡人喜欢。

    阿造无妻儿,孤傲寡言。长期书写对联,腰都弯成月牙的样子,只是一双深邃的眼睛,看起来不显得颓丧,也算炯炯有神。也就是阿造这个眼神,让人觉得不够亲近。虽是这样,阿临还是经常去看他写对联。后来,阿临的小脑袋变成大脑袋,不用探着头看阿造写字了,还会经常去看他写字,一如既往地静静看。阿造自顾写对联,阿临看累了就走开。阿造写不同内容的对联也有几百对吧,阿临都看过了。

    读三年级的时候,阿临的作文偶尔用到几个繁体字,略懂书法的老师问,觉得阿临是块学书法的好料子,于是极力举荐他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兴趣小组。那时,阿临学了柳公权后,觉得柳公权就是他最崇拜的书法家,阿造写对联字真是恶心,以后再不去看了。

    阿临每天放学,经过菜市场里阿造的对联铺,阿造还是那样。阿临学书法后,黑黑的小手经常拿着毛笔和墨水,衣服有时候溅了几个大墨点。阿造写字偶尔抬头,会看到小阿临经过。

    这一年开始,阿临家里的对联不用向阿造买了,阿临自个写对联。再后来,阿临每年都要写几十副亲戚定制的对联。刚开始,阿临用的是阿造的联句、用书里的联句,后来改造书里的联句,偶尔也自个撰联。反正乡里亲戚文化不高,他们只要保个一年到头门楼红红的好意头就心满意足了。大人们鼓励阿临,今后也可以像阿造卖对联赚钱。其实,阿临心高,觉得阿造已在他水平之下,不可相提并论。阿临觉得阿造就是匠气,对联字俗不可耐。但阿临知道,在乡里人的印象中阿造对联字还是第一,乡人真是无知啊。后来,阿临观摩了很多书法经典,知道阿造原来学的是瘦金体,更加对阿造不屑一顾了。

    阿临知道,匠人阿造对高贵的瘦金体庸俗化,这种瘦金体是骗没文化的乡人的。乡人不喜欢太瘦的字体,阿造就把瘦金体的鹤膝舍弃,把瘦的笔画改造成丰满的。经过改造,瘦金体神清骨峻、鹤立鸡群的韵味荡然无存,变成令人作呕的土肥圆。如果,勉为其难去找一些痕迹,就一点少得可怜瘦金体味道的。阿临很鄙夷这种后人改造:匠气不登大雅之堂。

    后来,乡里的对联开始多样化,大浪淘沙。只有极少的老人家还依然怀念阿造的对联。在阿临读大一时,阿造的对联,在三乡六里大约占对联市场的四分之一份额,连半壁江山还不够。阿临十分欣喜地看到这个变化:像阿造这种俗书,毫无疑问应该受到冲击,大家的审美观需要好的作品去引领。

    阿临大一寒假的时候,就将引领的想法付诸行动。阿临跟一个喜欢书法的同学一拍即合卖起对联。卖对联的点就在阿造的对联铺附近,有点摆擂台的意思。同学不想学阿造那种繁琐的松烟墨制法,就用油漆的黑色油代替墨汁,迎合喜欢乌光字体的老年顾客。因为字体比阿造的对联还亮黑,卖得很好。阿临不习惯用这种低俗的油漆墨,还是用一得阁墨汁。一得阁加点酒精稀释墨汁,这样墨汁不仅光亮还干得快,适应立等即取,很受喜欢。一些顾客还夸奖对联物美价廉,比阿造好。那年,阿临偶然看到阿造难得地瞄了一下顾客手里拿的对联。阿造那一年对联生意打击不少,阿临有点幸灾乐祸。这次引领完胜,此后像阿临一样卖对联的放寒假学生更进一步蚕食阿造的对联市场。阿临书法素养高了,不再屑于写对联卖,只是偶显身手而已,点到为止,很有成就感。

    阿造在阿临心目中,就是影子般的过客:其最大的辉煌就是以匠书在乡里获得小小的虚荣;装什么清高孤癖;有才者大多有癖,有癖者未必有才……

    碰巧,几年前阿临跟乡人聊天,又有人提前阿造。原先在老市场卖对联的阿造在市场改造之前就去世了。乡人还是很推崇阿造的对联。阿临发表了一通贬损的言论……阿临开了一堂书法美学鉴赏课,感到很有成就感。

    后来,阿临又听乡人说,阿造去世前的几年也带过学生,其中一个很有出息的。阿临不觉得阿造那点能耐,也能教出好学生。有一次,阿造的这个好学生跟阿临在国展颁奖会上有过交流,阿临的心里开始不平静:阿造一开始就推荐这个学生学周慧珺,然后学米芾……阿临不敢相信阿造还懂这些。

    几年前,乡贤邱教授编了一本书,阿造的名字赫然在书法编卷里。这个乡贤是一名大学中文系主任,书法水平很高。书法卷录入的资格一般要求中国书协会员或学术贡献、学养很高的书法学人。想不到名不见经传的阿造编进书里,他的一件作品跟阿临的几件作品编排在一起。

    阿造还是写瘦金体,神清骨峻,正宗的瘦金体,但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作:比瘦金体少了一点点清,但是多了老辣沧桑,线条变化更加丰富,劲道却写出与瘦金体迥异的“屋漏痕”。这是什么样的组合?这是有人生感悟的灵魂作品,瘦金体的韵味和山谷、坡老一起摇摆,不是混搭,而是浑然天成。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这么创作过。这样的书法造诣,可以专门写一篇有份量的书法论文了。这是阿造写的吗?但千真万确。听说还是邱教授专门托人强迫阿造拿出来的。我不明白邱教授如何能这样明察秋毫,发现阿造的好作品。阿造这颗明珠却暗藏了这么多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阿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中国书协,后来看不惯书坛的乱象,选择静修不再参加任何比赛。他自以为这几年书法也大有长进,但与阿造的书法放在一起,相形见绌:轻浮如小孩,仅有一点小清新可观。阿造书法像一个睿智老成的智者耐品,阿临书法像一个稚拙的小孩浅薄,无法并肩。

    阿临觉得阿造这个人有故事,几经发掘,终于发现眉目。临乡的老辈人讲,阿造出生在城里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后来家道中落了,一家逃到小乡里挨着白眼,忍辱负重勉强度日。阿造连个老婆都没有,是孤独的。但阿造曾经也是高富帅啊……

    直到现在,阿临才知道阿造姓邱,是乡里的小姓,家住接近原先乡里乱葬岗的垅顶附近的邱厝宅,乡人说藏蛇藏猫的地方(其实,藏龙卧虎,邱姓后来都倔强地生存,从商从学的人很多。乡贤教授就是阿造的本家。)

    原来是这样。放言字如其人,喜欢看人、会看人的阿临却是从来没有看懂过阿造。阿造的过往一幕幕挥之不去,阿临那一天,心情好逼仄、好惆怅、好失落……

    此后,阿临偶看到瘦金体,经常会想起写瘦金体的阿造。这个无言孤傲的启蒙老师藏在在阿临心里,深深封印。然而,阿临觉得不配做阿造的学生;阿造深邃的眼光和一向的寡言,肯定也表明不认可有这个学生,竖子不可教。人生寄庐,他们曾萍遇和擦身而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瘦金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hp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