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而居,楼上下共处六年的老爷爷,去世了。
昨日降温,风也很大。上午,我在阳台晾衣服,看到楼下绿化带旁有人布置花圈。靠近成一排,再扎紧,系到不远处树干上固定。
心想:我们这个单元,有人去世了吧…
下楼接娃的时候,见挽联上书:吴老太爷…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楼上老爷爷姓吴,也知他生了重病。
接娃回来,单元门口遇到吴爷爷女儿,和别人一起走出来。一身黑衣、戴着口罩,手臂上别着“孝”字袖章。表情平淡。
很久没有正面打招呼,人多也不便交谈,我便直接带娃上楼了。
……
晚上老公下班回来说:我们这个单元,走了位了不起的人物?楼下好多花圈…
我说是楼上的爷爷,他女儿来了,我上午也见到了布置花圈的人。但丝毫没听到动静,应该是在医院走的…(本地城市家庭,一般家里只设ling堂)
楼上住着一对老夫妻,比我们晚俩月搬来。七十多岁,都是退休教师。
六年多,邻居嘛,抬头不见低头总会见。
有时看到两位老人一起去买菜,有时遇到老爷爷推自行车下楼,有时碰到老奶奶拉着小车购物刚回来…
我家女儿,都会有礼貌打招呼。老人们也笑眯眯回应,感慨小孩子真是跟风长,刚搬来时抱手上的小婴儿,转眼就会跑、又上学了…
老奶奶戴眼镜,讲话斯文、走路缓慢。看到我都会简单寒暄几句:说我全职带娃,也没什么,只要老公理解就好了。孩子大一些,又夸我瘦了、比以前漂亮多了…
老人家二男一女,女儿也是老师,继承衣钵。装修时跟他们女儿接触过,所以认得。据说住得不远。这几年,也会看到她来探望父母。
除了寒暄,也会有些接触:
他家晾晒的衣服,掉落我家下一层的雨棚顶。老爷爷很有礼貌敲门,从我家阳台用鱼钩把衣服钩起(老爷爷喜欢钓鱼)
我家的外卖送错了,送到楼上,老爷爷贴心帮送回。下雨了,他家阳台衣服没收,我爬楼梯上去敲门提醒…
老爷爷教物理,动手能力也强,喜欢在家“吱吱嘎嘎”做木工活儿,据说是木玩。在我家,时常能听到。
某一阶段,半夜十一二点了,楼上电视声开得很响,我家都能听到(商品房的隔音呐…)一来我娃睡着后就很难吵醒,我们睡得又晚,也不算影响(或许…婴儿时期,我家也曾吵过)二来得知老爷爷生病后,我心生宽容和慈悲,不忍多言。他家隔壁邻居睡得早,亦跟我吐槽过噪音之事。我只说:哎,老年人估计听力下降,音量开得大。他身体也不太好…
好在,噪音并没有持续太多天…
生病这一两年,老爷爷始终微笑。很瘦。暑假时,还看到女儿开车接他出去。
昨夜楼上很平静,只有脚踩木地板、正常的走路声,来来去去。大概是在整理物品吧。
中午下楼接朋友来玩。等待的时候,看见同样戴孝、着一身黑的阿姨,独自在扔垃圾。便猜测是吴爷爷家属。打扰一问,说是二儿媳。老奶奶目前精神还好,或许早有心理准备。
驾鹤西去的吴爷爷,享年79。我没有勇气,上去祭拜磕头。只能在心里默默送别…
一起上楼。电梯分开的时候,我轻拍阿姨手臂:节哀…阿姨说,谢谢你。
朋友圈,有朋友一早爬圌山,日出极美。
今天的太阳正常升起。楼上阳台,老奶奶也如常晾着衣服…
邻居吴爷爷,永别人世间。再也看不到门口“欢迎回家”的指示牌了…
一路走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23365/c7a25f67c62a69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