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定,是共情的敲门砖

肯定,是共情的敲门砖

作者: 肖丽好 | 来源:发表于2024-11-20 15:16 被阅读0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无须遮掩自己的缺失。也没有人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哪怕是那些在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或许没有名列前茅的成绩、出众的天赋,但他们拥有对未知的好奇和无限的潜力,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知识的海洋,用一次次的尝试书写着成长的篇章。

    每个社会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尊重,而师生关系更是这一社会需求的深刻映照。在校园这片育人的净土上,学生们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他们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努力地伸展着自己的枝叶。他们或许会在知识的汲取中遭遇困难,或许会在行为规范上偶有偏差,但他们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思维火花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师则如同那经验丰富的园丁,肩负着培育幼苗茁壮成长的重任。然而,教师也并非全知全能,在教学方法的探索、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把握上,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

      常听老师们抱怨“明明自己一腔热血,学生却不领情”,原本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总是莫名其妙地僵若冰霜。这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绝非一方的过错。教师往往专注于知识的传授与品德的塑造,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内心微妙的情感需求。他们或许急于求成,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进步,而未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孩子的独特节奏与背景。而学生,正处于敏感的成长阶段,渴望被当作独立个体尊重,对老师的态度极为在意,一旦感觉被误解或压抑,便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双方如同在迷雾中摸索的行者,因缺乏有效的沟通与深入的理解而渐行渐远。其实,师生之间只需多一份换位思考,老师以学生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困惑与渴望,学生也试着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那么,那层看似坚不可摧的寒冰必将消融,和谐的师生关系便能重回正轨,让教育的花园再次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洋溢着温暖与希望。

      昨天下午处理了一起学生与老师的冲突事件,仅仅因为一个误会,年轻教师情绪不稳,不由分说就认定了学生上课睡觉不应该,训斥了学生。而学生因为气不过(说当时并没有睡)便与老师发生争执,激动时与老师发生了推搡。老师断言该学生是屡教不改的朽木,学生说老师武断不辨是非。而后,年轻老师被同事带离开解,而学生却被扭送到了我办公室——

      Me:“同学,你先坐下。”(我示意他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你叫什么名字?”(眼见着学生一脸的怒气,这一问,一是想了解一下学生,二来也是希望借此转移一下学生的情绪)

    小峰:“**峰”(坐下后小峰埋头低声回答着,声音很小,而且很含糊,有怒气,也带了几分委屈)

    Me:“你能写一下你的名字吗?”

    小峰照做了。

    Me:“老师能感受到现在的你有些生气,也有一肚子的委屈是吗?”

    小峰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回答,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Me:“那能跟肖老师说说你跟周老师是怎么回事吗?”

    停了好一会儿,小峰才抽泣着跟我讲述了刚刚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尽管叙述的过程中也会心存怨气,但在事情再次被梳理的过程中,小峰的情绪也在慢慢缓和。

    Me:“确实,被老师误解了还被老师训斥的话是我也会觉得委屈。但是从你刚刚的讲述中,老师明显感觉到你的情绪在变得缓和,包括你的愤怒与委屈。是吗?”

    小峰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我。

      Me:“你的愤怒,是因为之前情绪记忆的积累,而今天的事儿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你的委屈,其实也有你的记忆——曾经课堂上却有犯过错的经历——的削减对吗?”

    小峰想了想,点了点头。

    Me:“其实你是一个敢担当的男孩对吗?”

    小峰不解,疑惑地看着我。

    Me:“因为在你讲述的过程当中,你情绪的缓和已经告诉了老师你有在反思这件事儿,反思自己该承担的过错与责任。是吗?”

      “嗯。”小峰再次点头回答道。

      Me:“那你愿意跟老师说一下吗?”

    小峰:“虽然这次却是老师误会了我,但我之前却有做过让老师误会的举动。另外,作为学生,我不应该顶撞老师的,更不能在课堂上跟老师发生争执,最后还推了老师……”

      Me:“小峰,你确实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了不可怕,不敢面对才是可怕的。那这件事你该如何去面对了?”

      小峰:“我会去跟周老师主动道歉,以后不会再犯了。”

      Me:“老师相信你!”

      ……

      这一场冲突看似偶然,实则是长期以来师生间缺乏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的必然爆发。在当时剑拔弩张的氛围中,双方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全然忘却了彼此应有的尊重与包容。若此时老师能够先冷静下来,给予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用心去倾听学生的话语,或许就能发现学生眼中的委屈与不甘,进而理解到可能是自己的误判。而学生若能在情绪激动时克制自己,以更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冤屈,而非选择推搡这种过激行为,也不至于让矛盾进一步升级。

      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肯定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它能开启学生内心深处那扇渴望被理解与接纳的大门,让他们在被认可的温暖中,放下抵触与防备,主动去反思、去成长。

相关文章

  • 觉察日记

    语录:1接纳是是共情的基础,共情是有有效沟通的基础,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沟通要使用正向的语言,多肯定...

  • 《父母的语言》

    1.3000万词差别(积极、肯定、具体、建议、共情) 2.4t原则 共情关注、 充分交流、 轮流对话、 turn....

  • 认可

    总会自问为啥我总是不能和弟弟产生共情?大事小情,无不如此。也总会自问,为啥我一定要和他产生共情?我是想要肯定他还是...

  • 如何共情孩子

    我们经常说要共情孩子,那什么是共情,为什么要共情孩子,如何共情孩子呢? 首先看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

  • 每日一省

    共情是如此重要,共情是生物存活。除非有共情环境,否则孩子无法存活下来。共情是情绪存活,因为除非拥有周围的环境与共情...

  • 你理解的共情是什么状态?

    在我们的沟通中,老谈到,共情,与孩子共情,与妻子共情,与知心朋友共情,甚至与客户共情。那这个共情到底是一个什么鬼呢...

  • 共情,共情,共情

    今天情绪管理失败,小小的崩溃了一下。 最近几天有些辛苦,加上天气燥热,真的很没有耐心。在外面玩的时候,儿子状态不好...

  • 共情式沟通上(如何发现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老师在课程中讲到作为家长要有开放的心态去肯定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共情。 共情的时候要区分不能有评判要做到换位思考真正接...

  • 《共情的力量》:情商的核心是共情

    提到共情,我们总感觉距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共情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说得直白些,就是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也就是被称...

  • 2022-11-10

    简谈《提问》6 共情式提问—— 共情式提问是利用问题建立共情关系,通过提问引起受访者积极的心理与情感回应。 共情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定,是共情的敲门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pi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