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est》的高度

作者: 楚有林木足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21:42 被阅读0次

          追随信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几个月,我受沈先生影响颇深。他极爱旅行,是个闲不住的人,尤其钟爱骑行,在大学时候便开始骑行西藏了。这五年六年下来吧,他去了大概有十次了。着实让我佩服不已。在他给我讲了三天三夜他的各种旅行、骑行的经历和故事,一起看了很多部关于旅行(骑行)的电影后,我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种子。

          想去拉萨,由来未久。却都是受他影响。

          然则老天要你去做一件事,大约是有预谋的。遇见沈先生,便是这个预谋的开端了。

          一个多月前的晚上零点时分,他让我看了《转山》,一部讲述弟弟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骑行西藏的电影。前几日,又同他看了《Everest》。照例,依旧是在午夜。也正是这部算不上优秀的电影,让我下定了要去拉萨的决心。

          这部电影由冰岛导演巴塔萨·克马库于2014年拍摄,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乔恩·克拉考尔的《Into Thin Air》。故事源自于1996年的真实事件,讲述了由罗布·霍尔和史考特·费雪带队的两支探险队攀登珠峰的故事。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注定了会带有偏纪录片的性质。纪录片的离心式结构则会使电影更关注外部客观事物,而不是邀请观众进入电影创作者的假想世界。

          观众,有时甚至包括电影创作者自己,都坚信纪录片有义务去记述真人、真事的真实,或者至少呈现出问题的正反两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纪录片的客观性与电影的戏剧性是相冲突的。而纪录片式的电影在艺术性与画面并呈现上对编剧和导演的要求会更高。

          电影《Everest》以字幕向观众介绍当时登山团队背景的形式为片头,以字幕向观众介绍“冒险咨询”登山队成员的形式为片尾。整个情节走向采取了倒叙与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式,截取故事发展过程中队员登山的几个升降镜头和摇镜头作为影片的开头,此后便围着时间顺序展开。电影模式中规中矩。

          片头字幕中不同登山队之间的商业竞争,其实是影响故事走向的主要原因之一,遗憾的是,这一重要元素在字幕里寥寥几语掠过,在影片中也并未得到有力地凸显。《Everest》的编剧在这部电影的表现确实愚笨。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都是淡描浅绘,串联的结构无力。创造力的缺失,使得电影十分平淡,甚至是乏味。

          更令人乏味的是,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治疗乏味,要出其不意。编剧在进行创作时,应该要有适当的误导操作。这需要编剧能够预知观众的期待,并在转向观众意料之外的其他地方時,仍然能够取悦他们。如果说这种误导在故事情节上有悖于纪录片式电影的本质,那么在镜头的运用与剪辑上,导演和后期的作用则至关重要。

          由于是真实事件改编,故事的情节走向既定,能让影片出色的创造重点应该放在,角色的塑造,镜头的运用和剪辑的组合上。所以,这部影片的创造者在改编拍摄时,应该要想到的是,如何让角色和镜头更好地展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可以这么说,能让观众记住的往往不是一部电影的内容,而是它的经典角色。

          总的来说,在我个人看来,《Everest》的高度远远不及“Everest”本身的高度。

    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Everest》的高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s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