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良房《古今集》里有一首古歌:
年岁过去,身体虽然衰老,
但看着花开,
便没有什么忧思了。
进入老境而能有此心态,自是心性豁达。写古歌的诗人,应该是清心寡欲之人。欲望少,与世无争无求,自然心境平和。一朵花的明秀清新,就可以让他生出满足的喜悦。这种满足,甚至可以抵挡身体的衰老,死亡的迫近。唯有真正心性通透的人,才能无所挂碍,平静地欣赏一朵花开的美丽。
藤原良房把这首诗编入集子,喜欢是一定的。然而藤原读诗时的闲适无忧,当与自己优裕的生活状态紧密相连。或者说,是富贵优越的生活条件催生出藤原读诗的平和满足之感。藤原并非寡欲之人,恰恰相反,他手段凌厉,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最后开启了“摄关政治”。权势和财富,藤原都应有尽有,尘世的欲望,他已经全部获得满足。这时候,读到这样的古歌,他自然会泛起无忧安适之感。
一个无忧,可能是一念不生,俗欲全无,心性空明之人的无忧,这是高士的无忧。达此境,实难。因为凡人多欲。另一个无忧,是所求顺遂,所欲皆成,或者基本顺利,基本能达成,这是事功之人的娇娇者。达此境,亦难。因为红尘漠漠,求名利富贵之人泱泱,站顶峰者永远寥寥。
大部分的人,都与烦恼一路同行。有时候多些,有时候少些;在这里多些,在那里少些,如是而已。但也不妨碍欣赏此古歌的意境与情思。无论年老,还是年少,还是负重的中年,安静看花的那一刹那,读这首诗的那一刹那,把一切放下,一切抛开,暂时从琐碎中出离,从烦扰中出离,感受世界的清宁,觉知内心蕴藏的平和,观察小处的美,近旁的美,把自己融化在这个诗境里,哪怕每天只有五分钟,也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