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赏析

作者: 大懒妞李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6-06-03 09:24 被阅读1480次

初读《西州曲》,给人的感觉便是美,然而这美却也不是美的惊心动魄,而是美的委婉曲折,所谓“续续相生,连芣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是也。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如此遗然独立,干净清朗的男子,怎么不让我为之思念?“忆梅下西州,折梅寄江北”那一只遥寄江北的梅花,不知你是否能收到?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相思,在心上;而你,不在身旁。你在遥远的西州阿。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桃叶渡,孤舟望断,却看不见你期切

的笑颜。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绵绵无尽的思念何处消遣,只得边采莲便怀念。“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因这思念,我心澄澈,那如海繁华,都与我无关了。恩爱前生梦,梦里几分哀。想你,念你,是永远不会说也不会忘的约定。

我想,上苍是有旨意降临的,冥冥中它让很多人失散了,冥冥中它又在牵引很多人相见。人和人的相见,就像山和山,水和水,很可能蜿蜒就至,也可能终生不至。而我们?忆郎不至,只得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州,望郎上青楼”。楼高还是望不见,只得凭栏远眺,托这春日里的清风啊,将这三分闲愁两分思念,捎寄给你。

你可知否?“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上天让我们怀恋,却不能相见;让我们相思,却不能相守。思君令人老呵,长相思,却是摧心肝。隐秘而相伴一生的长相思,是属于爱情最初的神话;长相守,才是最后的。而我们的最后又是多久以后?

你可知否?我是坚似磐石,静如山岳,看时光呼啸而过,风移月迁,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爱上了一种持久的爱慕和守护,让思念成为一种习惯,将等待变成一种姿态。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已知。心中有一个人可以想念,此生足矣。

这就是《西州曲》的故事,温婉缠绵而又云淡风清,没有“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般的炙烈与决绝,然而却能触动人心底最温柔的那根弦。“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多么质朴平淡的字眼,却是全诗感情凝结的高潮,满心思念尽在此处,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有人说,《西州曲》美得浑然天成,不尚雕饰,贵在集象美境美情美于一体,其情美尤动人也。诗言情,将相思之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表达的如此含蓄委婉而又淋漓尽致,不失为千古传唱的爱情赞歌。全诗四句一换韵,同时大量运用顶真谐音双关等手法,形成了回环委婉的韵律,这种特殊的声律之美,造成一种似断似续的效果,同诗歌中续续相生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声请摇曳,余味无穷。此景出而情生也;景断而情连也。

走进《西州曲》,便是走进了中国古典诗歌最绚烂的篇章。千古爱情结语,从这里开始。

相关文章

  • 《西洲曲》赏析

    初读《西州曲》,给人的感觉便是美,然而这美却也不是美的惊心动魄,而是美的委婉曲折,所谓“续续相生,连芣接萼,摇曳无...

  • 《西洲曲》赏析

    【按】这篇我写完之后送过去没被采用。当然我看了书中选用的那篇,总感觉他们太胆大,这样的意味丰富的美篇,竟然...

  • 《西洲曲》赏析

    女子缠绵寄相思,情在事中景亦移。 春夏秋冬如流水,人在画中更新奇。 回环婉转语言美,顶针比兴谐音辞。 南朝乐府情歌...

  • 《西洲曲》赏析笔记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

  • 南风吹梦到西洲——咏南风古诗词赏析(下)

    南风吹梦到西洲 ——咏南风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南风有情,常寄相思之意。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海水梦悠悠,君...

  • 《西洲曲》不可能出现在《玉台新咏》成书以前:《西洲曲》原始文本与

    《西洲曲》不可能出现在《玉台新咏》成书以前:《西洲曲》原始文本与顺畅解读保障文摘】 @笑独行[综编] 【《西洲曲(...

  • 西洲曲

    一弯烟雨如轻梦,梦里山水好风光。 一支桅杆划开几百年娓娓松涛,沉淀已久的墨色画卷就在光阴流转里铺展开来。 恍惚记得...

  • 西洲曲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

  • 西洲曲

    南塘几度莲红 秋波绵绵淌过我心头 楼高望断天涯路 君可有策马归途 采莲弄莲子 木叶瑟瑟秋风中 轻敛罗绣裙 燕子别春...

  •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 风吹乌臼树。 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洲曲》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wk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