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本解读的陌生化
二、教学线索的陌生化
常见的两种教学线索是演绎式和归纳式,有时候我们还可以以文本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以印象深刻的画面为线索,以课文的题目为线索来设计课堂,这样可以使教学线索陌生化。
三、教学结构的陌生化
打破常见的线性教学结构,为学生制造惊喜,创造期待,激活他们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引发想象和思考
王老师以《两小儿辩日》为例,教学结构陌生化的具体做法。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大的板块,而且每一个板块又都是整体的,也就是说每个板块都会经历初读,细读,回读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是整体了解。王老师采用的策略是线索勾陈,也就是把文本中故事情节的要点先提炼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这些要点之间的关系。
比如把几个关键词“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拿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大概的意思,然后连线。
在此基础上,把“车盖”“盘盂”分别改成“大”“小”,把“沧沧凉凉”“探汤”分别改成“冷”“热”,然后再加上一个远一个近字,让学生来寻找这几个字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第二层次的线索钩沉。通过对关键词的梳理,对线索的钩沉,两小儿辩日的矛盾和冲突被呈现出来了。
这个板块是在整体的语境之下,对文本内容所做的重新加工和处理,因此这个结构就有了陌生化的效果。
第二个板块是整体体验,老师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不停地辩斗。这既是对课文内容整体的感知,又有了一个局部的关照。
第三个板块是整体把握,我们已经通过线索沟通,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感知,又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了两小儿辩日时的情绪,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现在孔子出现了,他又会怎么说呢?同学们加入自己的想象,在此处练笔补白。
这是第三个维度的教学过程陌生化。
四,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教学方式的陌生化有很多种,比如导入陌生化,点拨陌生化,练笔陌生化和拓展陌生化。
比如采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文物的方式来导入《只有一个地球》,导入就是陌生化的导入。
比如一位老师在执教《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潋滟”时,通过观察字形,调动积累,激活想象,一下子让点播充满了张力,充满了魅力,充满了教学的吸引力。
老师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讲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切入练笔,从船夫的角度,游客的角度,市民的角度,旅行社策划人员的角度,小艇的角度来写,练笔就有了陌生化的效果。
常态的拓展是先学文本后做拓展的,拓展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放在最后。而陌生化的拓展则是把拓展作为一个过程,开头有拓展,中间有拓展,结尾也有拓展,它和文本的解读是融为一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