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极简日志:扔东西20天之后

极简日志:扔东西20天之后

作者: 世界很大我很小 | 来源:发表于2016-08-29 19:08 被阅读961次

记事起,家里就是比较整洁的样子。爸妈都是爱整洁的人,物品也不算太多。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极简,只是生活状态如是,并且都有物品使用完便放回原处的习惯,所以一直保持得还算不错。

在家里,我是最不讲究的,东西乱放,只有自己找得到。但家里到处都井井有条,只有我的一方天地乱成狗窝,自己也难免过意不去,所以大致也能保持每周收拾一次的频率。然而过完一周,大约又是乱糟糟的样子了。


                                                     整理细胞开窍


大概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到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某次周末收拾完物品,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为什么我要一直弄乱又收拾,这样的循环不是很傻么?此后就突然开始养成了物品用完放回原处的习惯(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早慧,我也不知道)。

但这种状态,其实只是停留在整理的阶段。实际上,我一直都有收集癖,同学送的礼物、路上捡的小玩意,加上爱好特别多,家里每个抽屉都塞满了我的物品。虽然我还能做到很简单的让别人找到某件物品的程度,但总数加起来也实在不算少了。


                                                     极简的机缘


真正开始向极简的道路出发,是几年前看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当时读完的感受是,作者简直跟我一模一样!都是从小就喜欢整理,却仍然堆积了很多物品。一连读了2遍,又把《断舍离》、《简单生活的艺术》等一系列的书籍看了个遍,然后开启扔扔扔的模式!


                                                          我整理了什么


看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我一口气扔了3大袋衣服,不用的文具、收集的杂物、一直精心保存的礼物等等物品扔了七八袋,还帮妈妈处理了2大袋衣服,成就感十足。

但过了段时间我发现,之前的扔,还只是初级的,因为扔掉的还是以“不喜欢”和“不需要”为主。到前一段时间,看了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直接就被女主洗脑了,因为那种空荡荡的感觉看起来实在是太爽了!

回顾我喜欢的家居照片,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物品特别少。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让自己住的地方也变成理想中的样子呢?

今年4月,加入简叔的极简小组,开始每日一扔活动,2016.4.2日-22日,20天时间,记录如下:

衣物:几乎没穿过的高跟鞋2双、虽然喜欢但已经很旧的帆布鞋2双、裙子1条、裤子3条、衣服1件

文具:不再阅读的书、日历、墨水芯、便签纸

护肤品:过期的唇膏、磨砂膏、眼霜

厨房:菜盘、勺子、锅铲、冰箱过期的食物

杂物:松果、洗脸盆、枕芯、无用的绳子、宣传单张、棉被、买鞋送的半码垫、香膏、花瓶与植物、无用的包装袋 、木片、多余的垃圾桶、购物袋、包装袋/盒

电子类:

清理淘宝收藏夹

不联系的微信好友十几个

取关不再想看的微博

整理办公文件


                                                   我是如何整理的


看了这么多整理的书,我最赞同的还是《怦然心动》的理念。

整理物品的大原则只有一点——只留下自己喜欢的物品。

从实际操作来说,则需要把物品分类进行整理(而非分区域)。分类整理的好处在于能准确的掌握自己到底拥有了此类物品,整理时不会有遗漏,而且由于全都放在一起,以后需要找东西时也能准确的知道要在哪拿。(关于整理的部分,强烈推荐大家看《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方法很详细,执行性极强。)

分类大致如下,按整理从易到难排列:

衣物、寝具、文具、厨房、杂物、书籍、文件、照片、礼物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将物品分为4类:

喜欢并需要的

喜欢但不需要的

不喜欢但需要的

不喜欢且不需要的

喜欢并需要的保留,不喜欢且不需要的可以毫不犹豫的扔。比较难处理的是中间2项。

不喜欢但需要的,可以再次问自己,这件东西真的是必须的吗?是否有代替品?如果有其他物品可以代替其功能,也可以舍弃。只有真的非留不可才留下。

喜欢但不需要的,会更加让人难以抉择。我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看看朋友有没有需要这个物品,如果正好是别人需要的,会送出去,这样心爱之物又可以在别处重新焕发生命。如果没人需要,我会进一步考虑这样东西有没有其他使用的可能。

比如几年前买的一个刺绣包,不适合平时使用,我直接挂在墙上当装饰品,看着也会心情很好。如果连这些附属功能都不具备了,下一步也会扔了。毕竟一直收起来让它们蒙灰,并不是对待它们的好方式。

按照这些方法,我的物品越来越少,购买的欲望也慢慢减退。不会每到换季就想买新衣服,看到一时心动的小玩意也不会轻易带回家。如果要买,先问自己,这件东西我喜欢吗,我需要吗,我适合吗?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清爽的空间,空气才能自由流动,人才能健康的生活,清洁的工作也会简单很多。

放一张我很喜欢的图,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张微缩景观图,做的是弘一法师的房间,作者西树。

大名鼎鼎的李叔同,生活只需要这些就够了,可他的心却是那么丰盛。看这张图的时候我总会想,我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极简,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人不能为了极简而极简。极简是手段,也可以是生活方式,但绝不是生活的目的。

我们会去极简,是希望通过直视物品,来看到自己的需求,乃至自己的内心。我们使用的东西,是我们喜欢的、珍视的,这会产生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理想的状态是“勿使心为形役”,物品不能成为执念,而是与之和谐相处的状态。

(图片来源自网络)

对我来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因为过于喜欢某物而执着于此。比如很多人会因为喜欢某物而收藏起来不去使用。私以为家用的物品,就需要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价值,越是生活细节的东西,就越要用自己珍爱的,一碗一筷,莫不如是。

第二层意思,极简也有可能成为包袱。比如《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在我看来,女主也囿于扔东西的执念中。如果一心想着要去扔,导致自己不能自在的生活,也是得不偿失的一种。

拥有够用的物品,保持整洁,这就够了(当然,说得简单,做到却很难)。


                                          极简的终极:内心的极简


物品的极简完成,是时候面对自己的内心了。

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方法论却也会成为想象力的桎梏。

学会了为人处世,却多了套路,少了真诚。

……

每一次的成长都需要披荆斩棘,打破自己周围无形的笼。守住最简单的道理,却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谢谢这些天在极简小组一起往前走的大家。在极简这条道路上,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文字来自公众号蓬蓬乐天(标题有修改)


                                             世界很大,我很小;

                                             有人爱多,我爱少。

简叔:

极简生活倡导者与实践者;

坚持每天扔一样东西。

微信公号:极简断舍离

个人微信:82793821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811136518

相关文章

  • 极简日志:扔东西20天之后

    记事起,家里就是比较整洁的样子。爸妈都是爱整洁的人,物品也不算太多。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极简,只是生活状态如是,并且都...

  • 我知道断舍离很好,可就是舍不得扔怎么办?

    此前写过一篇文章,说扔东西的事情,[极简断舍离]扔之前纠结,扔之后后悔?但是依然有少数的“顽固”简友不能舍弃心中的...

  • 极简生活,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篇就够了

    以前总觉得极简就是扔东西,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以及近2个周的居家整理下,突然觉得如果只是把极简理解成扔东西,那你的极简...

  • 极简主义 ≠ 扔东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所谓的“极简主义”或是“断舍离”这样的日式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推崇。推崇极简主义...

  • 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关于极简生活, 这两年,“极简”一词刷爆朋友圈。 但很多人误解了极简,以为极简就是扔东西。 其实,真正的极简, 是...

  • 极简生活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网上有很多关于极简生活的争论,比如: 极简生活等于降低生活品质吗? 所谓的极简生活就是扔东西吗? 极简生活就是号召...

  • 极简

    极简(2019修订版) 文/一苇 极简不只是断、舍、离。扔东西容易,扔思想难。断、舍、离,物质的容易,精神的难。 ...

  • 不扔东西怎样极简?

    最近迷恋上了极简生活,看了很多断舍离的文章,很向往极简的状态。 现在家里有孩子,各种玩具几大箱子,...

  • 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99%都是无用的,聪明人只过1%的

    这两年,“极简”一词刷爆朋友圈。 但很多人误解了极简,以为极简就是扔东西。 其实,真正的极简,是明白我们身边99%...

  • 极简生活

    这两年,“极简”一词刷爆朋友圈。但很多人包括自己误解了极简,以为极简就是扔东西。其实,真正的极简,是明白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极简日志:扔东西20天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xf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