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桥头的邮局,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每周一期的围棋报及每月一期的新民围棋是我必买之物。报纸与杂志上有最新棋赛的棋谱,首先浏览最近国内国际棋界大事,再就是就是打谱了。
一盘棋在一張谱上,那可真是密密麻,一般有二百多手,多的时候有三百多手,以数字标在每一颗棋子上,从一开始找,一路往下打谱。
可能打谱多了,找数字也没那么困难。普通对局,只是粗略看一下,有时摆到序盘就收了。碰到知名棋手的名局,一般会摆完或反复学习。
那时马晓春与小林光一的对局比较多。马老师的棋风飘逸,总体感觉不太厚实,但总是妙手叠出。偶尔也可学到一两招手筋。
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打加藤正夫棋谱,其中一手棋将两边连接起来,至今都记忆犹新。
在浩瀚的历史对局中,有太多的名局值得我们去学习,如“耳赤之局”,吴清源的三三、天元、星之局,范西屏与施襄夏的江湖十局,本因坊秀哉与吴清源局等等,数不胜数。
一次去长沙的机会,专门跑去定王台书市买了一本吴清源对局精选,回来后慢慢地学习。吴先生在巅峰时期与众多日本棋手进行了十番棋比赛,均将他们打到让先的地步。因此,吴先生在当时的日本棋坛被誉为“无冕棋圣”。
打谱可以静心,让自己沉浸在棋局中,每一步妙手、巧手都足够让你欣喜若狂。就如练习书法一样,凝神静气,慢慢地挥动那一笔,那一划。
众多艺术项目,在长久的坚持中,均可提升自己的气质、修为。棋道如世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人生的格局上,讲究大局观,棋道也是如此。
通过一段时间的打谱,会感觉自己棋艺的提高,主要是在棋的感觉上面。一些流行的定式、布局,经过不断的学习,也会了熟于胸。
在曹、徐、李、刘韩国四大天王肆虐棋坛的时候,一股韩流奔涌而出。那时候韩国流很流行,不学习很难应对。
每个时代都会有创新,棋界也是如此。一些古旧的定式不断地翻新,给棋界一般清新之风。
李昌镐的棋呆板、有力,一间拆就是其有名的下法。正常来讲,二间拆都不惧打入、分断,一间拆就像一根铁条,牢不可破。人称“石佛”也算是入木三分。
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4341565/b0f3ee42c3b538e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