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37篇复盘随笔。
今天,想和你聊一聊Google的一道面试题,题目是这样的:
给你两个一模一样的玻璃球。这两个球如果从一定高度掉到地上就会摔碎。当然,如果在这个高度以下坠落是一定不会碎的,但只要超过这个高度坠落,就一定会摔碎。
现在已知这个恰巧摔碎的高度范围,在1层楼到100层楼之间。如何用最少的试验次数,用这两个玻璃球测试出玻璃球恰好摔碎的楼高?
一般人使用的具体策略可能会是这两个:
第一个策略是从第一层楼开始,一层一层往上试验。你拿着球跑到第一层,一摔,没有碎,接下来你又跑到第二层去试,也没有摔碎。你一层层试下去,比如说到了第59层摔碎了,那么你就知道它摔碎的高度是59层。这个策略能保证你获得成功,但显然不是实验次数最少的策略。
第二个策略是预测一下,试一试,你跑到30层楼一试,没有碎,再跑到80层楼一试,碎了。虽然你把摔碎高度的范围从1-100减小到30-80,但接下来你就犯难了,因为你就剩一个球了,再这样凭感觉做试验,可能两个球都摔碎了,也测不出想知道的高度。
那么这道题最优的策略是什么呢?
两个球,一个用来做粗调,一个用来做精调,具体做法是以下这样的。
首先拿第一个球到10层楼去试,如果没有摔碎,就去20层楼,每次增加10层楼。如果在某个十层摔碎了,比如60层,就知道摔碎的高度在51-60层之间,接下来从51层开始一层层地试验,这样可以保证不出二十次,一定能试出恰巧摔碎玻璃球的高度。
那么为什么Google要考这道题?其实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找到聪明人,二是为了判断这个候选人的工程素养。
工程素养真的这么重要吗?
工程素养,是一个人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素质。而运用粗调和精调的方式来寻找解决路径,正是工程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思路。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就是运用这个思路,如果没有高倍镜头做捕捉,只用微调,那恐怕科学家们都得整崩溃了。
其实不管是工程和实验,一款产品的打磨也是一样的。
比如你在创业中想要推出一款颠覆世界的完美产品。结果,你不断的测试,不断的修改,就是不发布,当你某一天终于信心慢慢的发布产品之后,你发现市场的这个需求早就被其他公司给填平了,你的机遇一去不复返。你那个所谓完美的产品,反而被人误认为是山寨货、抄袭品。
Iphone面世所以更多的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往往是先推出一个不太完美的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当发现确实能够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再不断的迭代打磨这件商品,慢慢的赢得更多用户,直到占领市场和用户心智。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有的人一生就呆在一家公司或单位,看似专注,但往往直到老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勇气换个环境试试。所以事业的发展也得勇于粗调,趁着年轻尝试不同的行业,当发现真心热爱这个事业,再沉下心来精调发展。
迷茫的人生更需要粗调和精调所以无论是人生还是工作,我们都得找准粗调和精调的砝码,用最有效的方式找准人生幸福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