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无意间瞥见墙角的人体电子秤。它静静地立在那里,已好久不被人打扰,身上积满了淡淡一层灰。"我情不自禁地站上秤去。乖乖,体重居高不下。我笑了 ,也难怪,这半年来我心宽体胖,工作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孩子的学习也逐渐步入正轨,更重要的是,我逐渐走出了绝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孩子无用的焦虑,开始享受生活的美好!
那是寒假的第一天,我窝在沙发里追剧,儿子也凑过来,拿着《三体》第三部静静地阅读,我很自觉地戴上耳机,我俩互不干扰。我们这对冤家,能由以前的打打杀杀,到如今的和谐共处,我的确经历了一场艰难的修行。
不舍得放手,是大多数父母常有的心态。还记得儿子中考后第二天,就到离家六七十公里的学校参加夏令营,开始住校。他开心得无法言表,而我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失落感。替他安排好床铺,办好校园一卡通,送他进了教室,本来可以离开了。可我心头的不舍开始蔓延,总担心他上课会不会认真听讲,下课了会不会喝水,到寝室后四个人洗澡时间能不能安排恰当,就寝后会不会趁辅导员走了就大闹天宫,不按时睡觉……另一个熟识的家长也有跟我一样的担忧。我俩在校门口的旅馆要了一个房间,好不容易熬到第一节自习下,我俩从后门悄悄溜进校园,来到儿子教室门外。他有点吃惊地看着我说:"妈,你怎么还没走?""我想再看一下你就走啊!"他一点都不感动,还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我,我只好讪讪离开。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五天,我每天都不辞劳苦往返一百多公里,只为了跟他说上几句话,叮嘱他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吃饭,不要随便出校门,有事跟妈妈打电话……记得那是第五天,我又乐此不疲地去学校看儿子,他见了我说:"妈,你就没有别的事要做吗?怎么每天都大老远跑我这来呢?"是啊!我就没有别的事要做吗?我真的没有别的事要做吗?我只是习惯了与儿子朝夕相处的日子,现在他突然放飞了,我不习惯,不舍得放手而已。
不知道如何放手,也是大多数父母共有的迷惘。不少人认为,完全让孩子自管,便是放手,这种思想是不对的。还记得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阿文,是个非常内向的男孩,他家离学校并不远。开学第一天,他妈妈对我说:"胡老师,我家小孩要在学校住宿,我们想培养他的独立能力。"我说:"他会洗衣服,整理床铺这些事情吗?你们教过他这些吗?""不会,也没教过。您不知道啊,他一天到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都看得烦了!想让他锻炼锻炼!"我还想跟他妈妈说点什么,但看她态度那么坚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想,这位妈妈的思路是清晰的:孩子大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肯定不行,所以大人一定要放手,我甚至想为这位妈妈的高瞻远瞩点赞。但她同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生活技能,大人得先一点一点地教会他,然后才能在这个领域对他放手。 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女同学阿童,也是第一次住校。她妈妈在开学时对她住校生活做了大量的功课:从闹钟的调制到刷牙洗脸,从一日三餐到学习听课,从课余时间的安排到洗衣整理床铺……全都悉心教导,亲自演示,然后在旁边观看,直到几天后女儿一切都会自己做了,她才放心离去。所以开学后,阿童既能安心学习,也能对住校生活应付自如,完美完成了从走读到住读的过渡。试想,如果住校前妈妈没对孩子住校后要做的事情进行指导,那孩子住校后,又有学习压力,又有生活技能的压力,他一下子能适应过来吗?所以引导他,教会他,然后在旁边静静地欣赏,这才是最好的放手。
我突然想起纪伯伦的诗句: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
他借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
他与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能否选择放手,取决于父母的修行程度。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当以付出和欣赏对待,实在不应该将焦虑传递给他,把自己未了的愿望赋予给他,把他当作私有财产主宰他的一生。要学会放手,就得学会克服各种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目送孩子渐行渐远,直到得体地退出他的生活,让他自由飞翔。这是每个父母,尤其是母亲一生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