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今天如何做教师教育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作者: 杨林柯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20:44 被阅读4899次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最近各个学校都在集中学习衡水经验,从朋友圈看,一个接一个地举行“18岁成人礼暨高考宣誓大会”,实际上是“成人礼搭台,高考冲刺唱戏”。

按照中国传统,成人礼本来是古老的礼节,可以上溯至西周。《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六及笄。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

按说,孩子十八岁了,不管到没到实际年龄,搞一场成人礼其实也挺好,让孩子挽着父母的手,在美好的音乐声中走过“成人门”,然后在“青春回音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校长可以把对每一个孩子的祝福与期望以书信的方式交到孩子手里,有些学校还可以举行“拍肩礼”,让校长双手拍孩子的肩膀,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告别了童年期,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了,需要独立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家长、老师表达一下对孩子的祝福,孩子们也写写对家长、学校发自内心的感谢,表演几个合宜的文艺节目、朗诵几首诗、吹吹蜡烛、穿上他们最靓丽的服装与同学、老师、家长合影留念……这些都是挺有意义的事情。

奇怪的是,个别地方的“成人礼”逼迫数百学生集体下跪,让其对学校和父母“感恩”,让我实在看不下去,感觉已经背离教育初衷,利用群体压迫下的顺从意识,甚至让我感觉有“以理杀人”的味道。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感恩,作为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不能由那个要感恩的对象口里说出来。这就跟领导不能给群众说要“奉献”是一个道理。感恩,是“我要感恩”,不能“要我感恩”;奉献是“我要奉献”,不能“要我奉献”。

说到感恩教育,作为新时代“孝道”教育的变种,一直不断在强化,但似乎收效甚微,大抵没有内心的觉悟,就和风吹水面一样,最多起一点涟漪,随后就风平浪静了。

据孙云晓先生研究,孩子在青春期往往对父母比较抵触,青春期过后逐渐接受父母,30岁后有一些理解,真正爱父母大致到了40岁后。孔夫子说的“40不惑”也有人生开悟的意思,就是40岁后,一般人都会开始第二次成长。所以让孩子早早学会“感恩”“孝顺”,也体现了成人世界的良苦用心。

问题在于,现代教育不是精神勒索,让孩子有一种“负罪感”,而是发现孩子,发现一个独立自由、无拘无束的童年世界。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就我个人理解:我们的感恩教育一直存在问题。

我们的文化一直是强者、尊者本位,而不是幼者、弱者本位。感恩教育强调的也是弱者、幼者要感谢强者、尊者,却忽视了强者、尊者也应该感谢幼者、弱者。同处一个社会生态链中,是一个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同守本分,实际谁也不欠谁的。要感谢,首先应该感谢上苍,感谢大地,因为生命的存在是需要理由的。其次才是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师,还有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

至于教育教学中那些美好难忘的境遇,本来就是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之义。

从另一方面说,学校首先要感谢学生。没有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会有学校?

教育是一种美好的相遇,是一种生命的成全,是让人成为人的一种活动。教师的薪酬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学生的家庭,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学生。所以,感恩应该是相互的,孩子感谢师长,师长也应该感谢学生。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数个他人。

另外,感恩也不需要大声讲出来的,而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愫,是良心的声音,又细又柔。尤其对于内敛的东方民族,不太善于这样夸张地表达感情。

事实上,语言越夸张,感情往往越贫乏。真正难忘的情感都深藏心底,甚至刻骨铭心,语言恰恰很难直观表达。没听说发达国家的教育有这样进行感恩教育的,但学生成功后回馈学校的往往很多。中国学子张磊回馈母校耶鲁大学888万美金就是最好的说明,那么多国人骂他也没用,因为不是人家学校的感恩教育、道德绑架带来的,而是学生成功后处于良心发现后的自愿。

真正的教育往往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不是这样“逸兴遄飞、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人,不是战士。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至于宣誓,我想说,誓言,不过是流沙上的一阵旋风,看着拳头高举,誓词有力,一副感天动地的样子,最终都要归于平静和虚无。因为世界很大,风向不定,人心多变,世事难料,谁能保证当初的誓言不是镜花水月?

《圣经》上明确反对起誓,《马太福音》理讲:“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

教育当然需要一定的形式,要入眼,但更需要入心,真正的教育是“心育”,要呵护孩子的“心力”,否则就是舍本求末。

衡水教育成人礼

就教育的形式而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许比“忽然一夜飞秋霜”要好;“草色遥看近却无”也许比“桃红柳绿艳阳天”要好。

教育需要安静下来,从细节做起,从个体做起。集体主义的宏大抒情、道德逼迫做过头了,就感觉学校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洗脑,尤其是面对这种肤浅可疑的宣誓,老觉得有一种怪怪的红色焦糊味。

北京市十一学校举行高三毕业典礼。学子们在与老师一起照毕业照。他们抛起的是帽子,放飞的是理想,是追求,是希望。

学生当然需要“成功”,因为学校和家庭也都需要,而“成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而不是一个成功的病人。再说,成功也不过是优秀的副产品。

成功不是学校要教的,它本身就是存在感压迫下的生命本能,因为人是符号动物,是意义动物,不仅仅追求吃喝,还追求自我实现。

事实上,一个人在俗世“成功”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尤其是在一个价值水位很低、没有真理光照的盲社会。只有守住自己,安于本分,不被外界掏空“自我”,才是需要修炼的。

如果学校把宣讲“成功”、追求“成功”当做核心目标去追求,而不顾及每一个生命的幸福、人格的健全,那这样的学校和传销组织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十八岁“成人礼”是当代教育“新传统”,那我看到的是两个传统:一个是感谢尊长的灰色传统,一个是血脉贲张的红色传统。这两个传统捆绑在一起,感觉似乎有些别扭。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相关文章

  • 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最近各个学校都在集中学习衡水经验,从朋友圈看,一个接一个地举行“18岁成人礼暨高考宣誓大会”,实际上是“成人礼搭台...

  • 高考宣誓词

    愚山移,毅志艰,踏破坎坷万重山; 卧薪处,尝苦胆,功成名就排艰险。 意气发,赳入铁,雷鸣乍惊六月雪; 士气昂,献鲜...

  • 我们出发了

    今天学校举行2023届高三启动仪式,所有教师一起宣誓: 牢记教育初心,不忘育人使命; 科学备战高考,关注每个学生;...

  • 一条草鱼引发的语文教育反思:无关素质只有套路

    一、 6月7日,上午,浙江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闹了个大笑话。 该题援引了当代作家巩高峰的作品《一种美味》作为高考阅...

  • 感恩无需下跪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们终于看到了“战疫”最终胜利的曙光。这几日全国各地支持湖北的医护工作者在陆续返回自...

  • 当代笑话集锦

    1.人间自有正义在。 某天我和女友约好在不同车站坐同一公交车,我先上车坐在位置上,女友上车后站到我位置旁边,我说了...

  • 感恩

    我的宣誓:真诚,感恩,柔软! 时常感恩,就没有情绪!时常感恩,就会都是好事!我活出了感恩。自带真诚,修炼柔软 TA...

  • 那年被下跪的高考

    我的高考现在算来是17年前了。现在再回过头来,记忆最深的就是过重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有一部分源自父母,有一部...

  • 《射出去的箭》读后感

    最近读到好几篇有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一时竟也多了些感慨,或许六月高考季快到了,听儿子说早已″百日宣誓″过了。春天又...

  • 你根本不知道环境对未来多重要!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教育环境 如今因为疫情原因高考延...

网友评论

  • 胡杨擎青:“如果学校把宣讲“成功”、追求“成功”当做核心目标去追求,而不顾及每一个生命的幸福、人格的健全,那这样的学校和传销组织有什么区别?”

    杨老师对教育见微执着,不忘初心 ;言辞铮铮,掷地有声。
  • _洛兹tbx: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 28e0c45b1d02:《圣经》上明确反对起誓,《马太福音》理讲:“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
  • ff2d0fc75c51:张磊是回馈母校耶鲁大学888万💲,而非哈佛大学.
    杨林柯:@宋东 好,谢谢!没查,记错了。
  • 漠寒_076b:教育当然需要一定的形式,要入眼,但更需要入心,真正的教育是“心育”,要呵护孩子的“心力”,否则就是舍本求末。
  • 简单就好_6618:誓言,不过是流沙上的一阵旋风~
  • 静静绽放的莲:誓言,不过是流沙上的一阵旋风,看着拳头高举,誓词有力,一副感天动地的样子,最终都要归于平静和虚无。

    教育当然需要一定的形式,要入眼,但更需要入心,真正的教育是“心育”,要呵护孩子的“心力”,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 👍 👍

本文标题:下跪感恩、宣誓高考:当代教育笑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ff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