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反思录‖从药家鑫事件到杭州杀妻案,观网民的成长

反思录‖从药家鑫事件到杭州杀妻案,观网民的成长

作者: 书简简 | 来源:发表于2020-07-31 22:18 被阅读0次

    文/张小晶

          2003年,当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网络是洪水猛兽,因为有太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家长畏惧它,排斥它,认为它更多是一把双刃剑,影响偏向于负面。

          2010年,在校刚读大学的时候,网络开始逐渐在大众中普及,工作、生活、学习需要它,网络慢慢与成年人如影随形,那一年网络更多是查阅资料、人际互动的工具。也是那一年,药家鑫事件轰动一时,媒体连续跟进报道。

                          『01』

          2010年10月20日22时30分许,在读大学的药家鑫驾驶陕A雪弗兰小轿车返回市区途中,将前方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被害人张妙撞倒。药家鑫害怕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便持尖刀在张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将张妙杀死。

          那一年,整个校园及社会最轰动的莫过于此,当时给我们上《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政治》课程的老师,特意花一堂课阐述了药家鑫事件并进行解读,思想上进行渗透。

          对于本身处于上学期的人,多少还是比较震惊,但也仅限于震惊。网络上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讨论争议不断。

          一面是一个天才般有知识的钢琴学生,一面是凶杀案件,人们很难想象一双干净的手沾满了鲜血。网络开始追溯药的家源,开着车的大学生凶杀案,让“城乡贫富差距”的字眼刺痛了无数人的眼睛。

          后来,关于药家鑫的成长史,连番被翻出来,这是一个饱受折磨的天才成长史,令人唏嘘不已。面对这样的反转,很多人转向开始同情药,并希望得到缓刑,法官在一段时间里也承受着莫名的压力。

          在情与理之间,情的成分愈演愈烈,当时的境况法官很为难,舆论的压力疯狂汹涌着。

          直到2011年5月,二审判决宣布维持原判;2011年6月7日,药家鑫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关于药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张妙和药先后去世后,身后的两对父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双方的对话开始为大众所关注。我记得当初有人硬是希望药的父母收养张妙的孩子,当初觉得这是太天真的行为,今日再想起颇有些脑残。

          可见,当初关于这个事件,起初是人们对贫富差距的发泄,接着是同情天才的成长,当药去世后硬撮合两家父母阖家团圆,这像极了一笑泯恩仇的故事情节。

        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想想都比较讽刺,无论情与理都难融通。在情感上这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道理上更像胡乱点谱,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间隙,这种行为是一种反人性的“强词夺理”。

          那个时候的网民相对还比较年轻化,激情大于理性,很容易被误导,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常常让人显得迷惑,断章取义为过度情绪埋藏着隐患。

                          『02』

          10年过去了,10岁的孩子已20岁,20岁的青年也已迈入30岁的而立之年。10年的跨度,我看到了网络的成长,同样看到了网民的成长。

          如果说药家鑫事件大众还是一个冲动的少年,那么关于杭州杀妻案大众已开始迈入理性的青年。

        起初,人们会感叹惨无人道的事实,开始全民破案模式,一连几天大众在讨论,然而,关于事件基本能形成一个共识:法律权威,人们更看重权威的事实真相,不在仅限于情绪的抒发。

    密密麻麻像脑回路

          随后,开始对婚姻中的遭遇不断进行理性反思,从受伤害到遭遇家暴的群体,已然迈出了成熟的一步。

          网民开始了反思,然后到深度思考的认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成长。这10年从情绪发泄、挑战法律到理性分析、寻求解决问题,这是网民最好的成长,毕竟吃瓜群众只是个旁观者,是外行,但倘若推己及人反复思考,就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

    @小晶悦读馆  ,我是一枚热爱文字的新闻女孩,透过文字去感受世界,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已完……………………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录‖从药家鑫事件到杭州杀妻案,观网民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hl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