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这个问题困扰了好长的时间,我想有些人也应该和我一样吧,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孝吧!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是毒蛇,不敢触碰,但是它还一直缠绕着我!躲不开,逃不掉,还得面对!于是我经过长时间反思,长时间的摸索,长时间的研究,我总结出来了对于我来说——什么是孝。
我看过被咱们祖先一直认为是孝的典籍——《孝经》,里面记述了那些行为是孝,我以前认为那是至理名言,那是真理,我就应该那么做,向先人们学习。是的我做了,我学了,并且不敢怀疑。
但现在我并不认同了。孝经里面的孝只是大众眼里的孝,大众道德观念上的孝而已,但它是孝吗?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是了,对于道德而言可能是了,对于大众而言可能是孝了。但是对于父母而言呢?孝这件事上有两个当事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父母。
从父母的角度看它是孝吗?我想那未必是吧。就拿孝经里的故事来说吧,我们最熟的“黄香温席”,九岁的孩子给父母用身体温暖席子让父母能感到暖和,应该是孝吧,大众眼里,道德层面,包括政治观念都是孝。要不然不会被写入《孝经》。但是如果黄香的父母不认为这是孝呢,他认为孩子为什么只暖席子而不把房间也弄得暖和一点呢,这是不顾父母冷暖,不顾父母死活啊,这是不孝的孩子?可能有人会说黄香就那么大能力,他没办法啊!可能还有人会说九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些都已经不容易了,已经够孝顺了,等等!这些言论,观点都是站在孝的方面说的,但是父母就认为孩子不孝,那黄香还能算是孝顺吗?不,不能了。还有等黄香长大了,结婚生子了没时间给父母暖席子了,父母说孩子不孝了,不管父母的冷暖死活了,黄香还能说是孝吗?
即便是黄香没结婚,没有孩子,有一天因为其他事情,忘了给父母温席子了,父母说孩子不孝,孩子不顾父母冷暖死活了。父母说出这样的结论,而大部分的世人呢,他们会调查的那么详细吗?答案一般不会,他们只看到结果,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父母认为孩子不顾父母冷暖,不管父母死活。所以黄香就是不孝,并且是非常不孝的人。
就这一个例子吧,不用多了。从这些上,和我的生活上,我总结出来了一句话,那就是“孩子的孝与不孝不取决于孩子,而取决于父母。孩子不管做什么父母认为是不孝,那你孩子就是不孝了,不管你孩子做什么,父母认为孩子孝那么孩子就是孝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孝的天平上一块钱和豪车豪宅是相等的意思吧。这个天平不在大众手里,不在道德里面,它在父母的观念里,父母的心里!
有了这个结论,懂了这个道理,我就知道什么是孝了,我应该怎么做了!对父母做自己能做的,尽自己最大力量,不搀假,心里有他们,不敢放松,最后做到问心无愧。这就是孝了对孩子来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