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一周有余,江南的梅雨季和齐鲁大地的热辣,我们已感受得淋漓尽致。最便捷的方式仍是经省城飞返,于是连夜从菏泽搭乘复兴号城际列车(戏称“新绿皮车”)直抵济南。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ba56cf16a822d5c2.jpg)
下车已是晚上十点过后,站前人渐稀疏,夜风始有微凉。
酒店离车站不远,走过去也就抽支烟功夫(我并不吸烟)。路过的第一个街口,坐落着“山东宾馆”,楼下有家“山东菜馆”,古朴的建筑和陈旧的招牌,在夜色中尽展年代风情。而下一街口的“北洋大戏院”,从飞檐斗拱到垂花门头,明显比上一处楼面更具民国韵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b635f61dab52f1e7.jpg)
前一天晚上路过时的匆匆一瞥,足以令我果断决计,务必于第二天一早来附近胶济铁路博物馆仔细看看。这里即是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贯通时济南站旧址。如今呈现世人的样子,想必是对照原貌修葺一新,看上去恢宏庄严,品起来深沉凝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1fb8a326e304e521.jpg)
站在如今的纬度回眸胶济铁路的诞生史,五四风云的波澜壮阔隐约浮现,列强霸凌的贪婪无耻唤醒记忆,晚·清政·权的昏聩屈辱令人扎心。然而,胶济铁路的贯通,从客观上带动了胶东乃至山东半岛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接轨世界,民众耳目一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ad039ab0e9d421df.jpg)
从1904到2023,从路权沦丧到高铁隆兴,铁路运输造福人类的根本要义并未改变。可是,从当年主要零部件及设计建造全部依赖德国,直至今日自主创新、领先全球,这是多么巨大的跨越,多么豪迈的宣示啊!
一百多年过去,济南的旧痕历历犹在;一百多年过后,中华的崛起比比皆是。
忆旧济南,寻味变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