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作者: Joanbetty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23-07-06 07:52 被阅读0次

  知名媒体人和菜头,说过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一个人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他认定的那个样子。

  于是这个人所能见的,所乐见的,就决定了他的未来,这就是命。人各有命,但命运从来不是随机发牌,而是每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福深福浅,全在个人修行;命好命坏,皆由自己掌控。所谓的命数,都藏在你的一举一动之间。

  认知改命,网上常有人问: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而且越来越大?作家古典给出过这样一个答案: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你的样子。

  《终生成长》里说:人和人命运的不同,往往不在于智商和天赋,而在于思维的边界。思想固化,习惯认命,永远走不出脑海中的牢笼。

  思路开阔,敢于挑战,才有可能蜕变成命运的主人。跳出思维的栅栏,你的认知半径有多大,能走的路就有多宽广。

  磁场转命,作家张德芬,经历过一段至暗时光。人到中年,她辞去企业高管的工作,回归家庭照顾孩子。可育儿的压力、自我价值的缺失,让她陷入了负面情绪的漩涡。

  她时常抱怨,频频为琐事发脾气,事后又感到自责。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患抑郁症,投资失败,亲子关系紧张,丈夫提出离婚。

  最绝望的时候,她只能试着从瑜伽、书籍中找寻平静。书中的一个理念,令她茅塞顿开:当我们心里有个深切、真诚的愿望,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原来一个人相信什么,就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她不再整日愁眉苦脸,而是积极研究起了心灵成长领域。她还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意外成了畅销书作家。

  如今的她,并未刻意维护和孩子的关系,孩子却比从前更喜欢她;没有费心提高知名度,照样场场演讲爆满,收获粉丝无数。

  正如她自己所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无论是厄运还是欢喜,皆由你自己的心念召唤而来的。常怀正念,创造一个良性的磁场,周遭的事物自会变得有序而美好。

  能量养命,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定的能量储备,来到这个世界的。能量的高低,会决定你的精力和情绪,进而影响到你的命运好坏。

  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能量一低一高,生活状态截然不同。沈从文多愁善感,思虑深重,特别容易情绪失控。但凡听到外界的风吹草动,他便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一旦遇到创作上的瓶颈,他就寝食难安,疾病缠身,甚至几度想要自杀。张兆和却精神抖擞,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即使被下放到农村挑粪种菜,她也面带笑容,衣着干净,仿佛是去参加郊游。

  为了让沈从文振作起来,张兆和劝他按时吃饭,定期理发。她还常带他与朋友交流,陪他一起欣赏音乐,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支持他。

  渐渐地,沈从文养成了良好的起居习惯,减少了对繁杂世事的关注。生活的规律,让他养足了精神;身心的放松,使他焕发了活力。

  他的能量层次也随之提升,不再患得患失、消极颓废,从容度过了一段段艰难时光。作家冯唐说过:人的能量,比情商、智商更重要。

  高能量的人,如同一座山,风驰雨骤也岿然不动;低能量的人,却像一盘沙,轻轻一吹便溃不成军。

  不悲观,少内耗,用积极心对待挫折,以平和心拥抱生活。源源不断的能量,便会汇聚在你身上,滋养你的生命。

  德行修命,日本商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能力到七十分,德行真诚到一百分,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与人为善,方能种下善因;宽厚待人,才会广结善缘。

  一个始终心存善念的人,就算堕入黑暗,也有重见天日之时。正如《菜根谭》中所言: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纵使上天不肯赐福于你,只要你处处积德行善,好运终将不请自来。

  行动造命,有人问蔡澜:“先生,您觉得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句话呢?” 蔡澜回答:“做,机会五十五十;不做,零。”

  任何事情,只想不做,终是大梦一场;敢于行动,才可能如愿以偿。先行动起来,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建立的最短路径。

  唯有放手去做,你内心的迷茫、预设的困难、对结果的担忧,才会一一土崩瓦解。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考虑一万次,都不如去行动一次。

  从你大步向前的那一刻起,梦寐以求的一切,也会朝你的方向奔赴而来。哲学家李泽厚说:“行为是由自己选择,生活是由自己负责,命运是由自己决定。”

  说到底,人这一辈子,幸与不幸,都是自己修来的。别把宿命当借口,若你一路坎坷,不妨修心养德,逆转运势。若你顺遂无忧,更要检身正己,守住福泽。

相关文章

  • 认知,认知,认知!

    最近的一些经历,让我越来越感觉到,决定我们生活的根本因素,不是财富、知识、权利、家庭,而是认知。当然家庭、财富、知...

  • 认知认知再认知

    有一种元能力,是对认知本身进行再认知的能力。学完吴伯凡老师的《认识方法论》课程后,我对自己的认知有了如下升级: 1...

  • 认知的认知,元认知!

    今天第一次听到元认知这个概念。晨读告诉我们,元认知就像一个记者,追根溯源,刨根问底,穷追不舍,尊重事实。 我用5个...

  • 第十四天 3月19日 《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包括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体验,评...

  • 元认识读书笔记(四)元认知与元认知干预技术

    元认知与元认知干预技术 元认知的概念——认知过程的认知即元认知。 经典元认知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使人们用来对自身的认知...

  • 《思辨与立场》摘录笔记1

    心智特质: 认知谦逊 认知坚毅 信赖推理 具备认知勇气 换位思考 思维自主 认知一致 认知正当 认知公平

  • 【经营管理】:认知之所在

    ★❤ 认知正确的知道,跟,认知错误的知道认知正确的理解,跟,认知错误的理解认知正确的了解,跟,认知错误的了解认知正...

  • 《学习策略研究》第一章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及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包括原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调...

  • 2019-12-29

    关于认知 认知的差异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认知的多与少,认知的对与错,还有认知的高度,认知的宽度,认知的深度。 从认...

  • 思维认知,决定着一部分人的人生高度PS也决定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认知层次分为两个阶级——高级认知阶级,高级认知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还有低级认知,低级认知是非人类动物特有的认知。 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rl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