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8-13

2019-08-13

作者: 韩瑞芳_0063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7:29 被阅读0次

    他和他的母亲在内心的连接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这可能源于母亲不在(死亡、离婚,或者虽然同住但很少与其相处、沟通)。得不到母爱的人,在“爱与被爱”的能力与感受方面会有很大的缺失。同时,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如果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的力量,是不敢做出杀人、伤人的事情的。

    即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发展出照顾本人、有效思维、自己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

    对他们来说,“过去”发生很多不愉快的、让自己生气的事;“现在”是人在困境,着急却又无法突破,找别人别人又不愿意照顾自己,气盛绝望之下,只想把气发泄出来,而没想过以后(未来)会怎样

    成长了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的照顾

    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

    ,没有充分成长的人,还会保持小孩子的心态:不负责任、没有做该做的事、不能妥善地照顾自己、有问题出现时不是逃避就是找别人代其解决、多抱怨、无力感重、人际关系欠佳、只求外表威风、不讲实际的提升……

        这样的人,往往期望在婚姻中找到父母,而婚姻配偶是不能做对方父母的,就算愿意也绝对不会成功。所以,这种人很快便有失望的情绪出现,对对方有大量的不满,婚姻可能因此而变得极不愉快。

        不少婚姻里,因为两人都没有充分成长,而每天都生活在争吵中。这样的人,在婚姻破裂分手时会感到十分痛苦,不愿放弃对方。他们的内心有一个矛盾:这个伴侣不能继续,但是,我不能放弃爸妈!

        有人结束一段婚姻,很快便展开另一段感情,也有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下面简略地介绍一下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孩子会觉得自己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他会是一个开 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自己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需要别人照顾;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得到家长的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经常觉得自卑、觉得自己没用及不可爱;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了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避免参与任何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

        经常拖延及耽搁;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个阶段:12~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界定自己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及感觉,尝试新的想法,他会成长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对自己的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本质

        身份、自我价值和角色

        一个人的身份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最高层面: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心理工作者称之为“自我”)。身份是一个综合性名称,为了能够对身份有更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看它的实质,那就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本质,就像一颗钻石的本体质素,身份就是整颗钻石。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所以,身份是由很多个不同的角色组成,每个角色都有不完全一样、甚至很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b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