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意图”是美国陆军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直白陈述任务所期望达成的最终结果,高于任何命令,无需上级长官下达每项行动的详细命令。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随时会消失,“指挥官意图”便应运而生,它用最直白的语言指出一个核心目标,并略去琐碎的细节,在各个层面指导士兵的行为。
“指挥官意图”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相同的内涵。前者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者则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出自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是“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翻译一下即:有的路不宜经过,有的军队不宜相战,有的城市不宜攻打,有的土地不宜争取,君主的命令不宜全部遵守。
后来,逐渐演变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短短九个字,足够简单,却深深刻在世人的心中,并被无数次实践应用。
同样的战争指挥思想,出现的时间跨度却如此之大,地域相隔如此之远,不得不感叹,世界事都是相通的,古今事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可暗暗产生一点民族自豪感。
放在现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组织,甚至一个人做的一件事,都可从“指挥官意图”中吸取智慧,将目标的明确性与路径的灵活性相结合,不盲目做事,也不过于刻板!
网友评论